见之不取,思之千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到时不拿过来,以后再想要就更难办了。
出处宋·无名氏《张协状元》二八:“见之不取,思之千里。只道张协状元,不知榜眼探花是那里人,买本看。”
例子呀,道兄差矣!岂不闻见之不取,思之千里,既遇明主,何必远去?(明 张风翼《红拂记 俊杰知时》)
基础信息
拼音jian zhi bu qu,si zhi qian li
注音ㄐ一ㄢˋ ㄓ ㄅㄨˋ ㄑㄨˇ,ㄙ ㄓ ㄑ一ㄢ ㄌ一ˇ
繁体見之不取,思之千里
感情见之不取,思之千里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分句;形容不要错失良机。
近义词坐失良机、见物不取,失之千里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双栖双宿(意思解释)
- 儿女情多(意思解释)
- 黄台之瓜(意思解释)
- 枝对叶比(意思解释)
- 言而无信(意思解释)
- 举贤任能(意思解释)
- 饿虎吞羊(意思解释)
- 营私舞弊(意思解释)
- 有权有势(意思解释)
- 海底捞月(意思解释)
- 三三两两(意思解释)
- 峨峨洋洋(意思解释)
- 兵微将寡(意思解释)
- 心烦意乱(意思解释)
- 扭直作曲(意思解释)
- 风声鹤唳(意思解释)
- 勤学苦练(意思解释)
- 足衣足食(意思解释)
- 空腹高心(意思解释)
- 充耳不闻(意思解释)
- 气味相投(意思解释)
- 性命攸关(意思解释)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释)
- 精明强干(意思解释)
- 甘拜下风(意思解释)
- 倒载干戈(意思解释)
- 倒悬之急(意思解释)
- 振聋发聩(意思解释)
- 高步通衢(意思解释)
- 持之以恒(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饱经沧桑 | 饱:充分地;经:经历;沧桑:沧海桑田。意思是说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形容经历了许多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 |
斩钉截铁 | 斩:砍断;截:切断。砍断钉子切断铁。比喻做事;说话坚决果断。 |
草衣木食 | 木:树。编草为衣,以树木果实为食。形容衣食简单,生活清苦。 |
本位主义 | 为自己所在的小单位打算而不顾整体利益的思想作风。 |
畏缩不前 | 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
望尘莫及 | 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尘:尘土;莫:不;及:赶上。 |
习非成是 | 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
损人不利己 | 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
名重一时 |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重视。亦作“名震一时”、“名得当时”、“名噪一时”、“名倾一时”。 |
口快心直 | 有啥说啥;想啥说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语言明快。 |
孜孜以求 | 不知疲倦地探求(孜孜:勤勉的样子)。 |
擦肩而过 | 擦:挨。挨着肩而溜走。指没有抓住机会。 |
快心满志 | 见“快心遂意”。 |
归十归一 | 谓有条有理。 |
暴取豪夺 | 豪:强横。用暴力劫夺。 |
敲诈勒索 |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 |
诈奸不及 | 犹言十分奸诈。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
行不顾言 | 顾言:顾及自己所说的话。为人处事不守信用。 |
青云直上 | 青云:指青天。直线上升;向高空飞腾直上。比喻人的地位直线上升。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拔苗助长 |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三十三天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讨价还价 | 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
春去冬来 | 春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
香火姻缘 |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古里古怪 | 怪异、奇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