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正本溯源 |
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溯:寻找。从根本上整顿和寻找原因。 |
冠履倒置 |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
物阜民安 |
阜:丰富。物产丰富,人民安乐。 |
难言之隐 |
言:说;隐:隐衷;隐情;藏在内心深处的事。难以说出口的隐衷。 |
不二法门 |
不二:唯一的;法门:修行的门径。修行者唯一的入道途径。 |
日日夜夜 |
每天每夜。形容延续的时间长。 |
想望丰采 |
见“想望风采”。 |
奇才异能 |
奇:少见的;异:特别的。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 |
繁文缛节 |
文;节:旧时指礼节;缛:繁重。繁琐过多的礼节、仪式。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 |
仁义道德 |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
饮水思源 |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
止于至善 |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
姹紫嫣红 |
姹:美丽;嫣:妖艳;美好。形容各色的美丽花朵争相斗妍。也作“嫣红姹紫”。 |
冠绝一时 |
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
大千世界 |
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为大千世界。后泛指广大无边纷纭复杂的世界。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狭路相逢 |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
兴高采烈 |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
切树倒根 |
比喻彻底。 |
凌云之志 |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
别有用心 |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 |
过甚其词 |
话说得太过分;与实际不相符。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横拖倒扯 |
犹横拖倒拽。 |
倒悬之急 |
倒悬:头向下、脚向上悬挂着。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