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揖不拜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揖、拜:旧时的拱手、磕头礼。对长者或尊者只弯腰行拱手礼,不跪拜磕头。旧时指相见时态度不恭,为人高傲。
出处《汉书·高帝记》:“......沛公方踞床,使二女子洗足,生长揖不拜曰:‘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倔于长者。’沛公辍足挥洗,起谢之。”
例子现在人们相见不再是长揖不拜,而是握手
基础信息
拼音chang yi bu bai
注音ㄔㄤˊ 一 ㄅㄨˋ ㄅㄞˋ
繁体長揖不拜
感情长揖不拜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相见时。
近义词不卑不亢
英语make a deep bow but refuse to kneel down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费尽心思(意思解释)
- 不正之风(意思解释)
- 妇人醇酒(意思解释)
- 多才多艺(意思解释)
- 打肿脸充胖子(意思解释)
- 鬼烂神焦(意思解释)
- 薄暮冥冥(意思解释)
- 倦鸟知还(意思解释)
- 一鼻子灰(意思解释)
- 将伯之呼(意思解释)
- 黄耳传书(意思解释)
- 树欲静而风不止(意思解释)
- 平地一声雷(意思解释)
- 空腹高心(意思解释)
- 通时合变(意思解释)
- 超然绝俗(意思解释)
- 爱毛反裘(意思解释)
- 众所瞻望(意思解释)
- 竹篮打水一场空(意思解释)
- 束身受命(意思解释)
- 阴阳怪气(意思解释)
- 空手套白狼(意思解释)
- 转弯磨角(意思解释)
- 面如土色(意思解释)
- 惹是生非(意思解释)
- 天相吉人(意思解释)
- 材优干济(意思解释)
- 出神入化(意思解释)
- 冠履倒易(意思解释)
- 角巾东路(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双凫一雁 | 汉苏武出使匈奴被羁,归国时留别李陵的诗中有“双凫俱北飞,一雁独南翔”之句。后以“双凫一雁”为感伤离别之词。 |
谨小慎微 | 原指对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谨慎小心的态度;形容非常谨慎。现指对细小的问题过分小心;流于畏缩。 |
高耸入云 | 耸: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
反求诸己 | 诸;之于的合音;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 |
臭名远扬 | 名:名声;臭名:坏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也作“丑声远播”。 |
不三不四 | 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
故步不离 | 故步:旧的步法。比喻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
喜新厌旧 | 厌:厌恶。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用情不专一。 |
九霄云外 | 九霄:天的最高处。比喻无限高远的地方。 |
推三阻四 | 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
抛砖引玉 |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 |
半吊子 | 肤浅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
以弱制强 |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毙强”。 |
不到黄河心不死 |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
色中饿鬼 |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
困而不学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
花言巧语 |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
谠言直声 |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
文山会海 | 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 |
面有难色 |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
古往今来 | 从古代到现在。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
饥不择食 |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
足衣足食 | 衣食丰足。指生活富裕。 |
快人快语 |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说爽快话。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不在话下 |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
坐怀不乱 |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
败德辱行 | 败坏道德和操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