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墓望丧的成语故事


扫墓望丧

拼音sǎo mù wàng sàng

基本解释扫除墓地,以待人死入葬。谓酷吏必当有恶报,指日可待。语本《汉书 酷吏传 严延年》:严延年迁河南太守,其母从东海来,欲从延年腊,到洛阳,适见奏报引决囚人。母大惊,谓延年曰:“我不自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女东归,扫除墓地耳!”后岁余,延年果败。

出处语出《汉书·酷吏传·严延年》:严延年迁河南太守,其母从东海来,欲从延年腊,到洛阳,适见奏报引决囚人。母大惊,谓延年曰:“我不自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女东归,扫除墓地耳!”后岁余,延年果败。


扫墓望丧的典故

汉朝时期,严延年任河南太守,他的母亲从东海跟他来到洛阳。一次,正巧看见奏报引决犯人。他母亲大惊说:“我不自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女东归,扫除墓地耳!”过了一年多,严延年果然遭到惩治。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扫墓望丧)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迟疑不决 《隋书 段文振传》:“迟疑不决,非上策也。”
经邦论道 《隋书 李穆传》:“臣日薄桑榆,位高轩冕,经邦论道,自顾缺然。”
锲而不舍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满腹经纶 明 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 商调集贤宾 题春园 浪里束煞》:“论英雄何必老林泉?满腹经纶须大展,休负了苍生之愿。”
箪瓢屡空 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学而时习之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归十归一 白诚仁、何纪光《小红军》:“你看他,又背红缨枪又拿手榴弹,收拾得归十归一,真像个久经锻炼的红军战士了。”
气象万千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公才公望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品藻》:“孔愉有公才而无公望;丁潭有公望而无公才,兼之者其在卿乎?”
漫不经心 明 朱国桢《涌幢小品 存问》:“近见使者至城外,仅主家周旋,有司漫不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