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兔放鹰的成语故事


见兔放鹰

拼音jiàn tù fàng yīng

基本解释看到野兔,立即放出猎鹰追捕。比喻行动及时,适合需要。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护圣不似老胡,拖泥带水,只是见兔放鹰,遇獐发箭。”


暂未找到成语见兔放鹰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见兔放鹰)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反哺之私 晋 成公绥《乌赋》:“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
存而不议 唐·独孤及《仙掌铭并序》:“后代揭厉于玄踪者,聆其风而骇之,或谓诙诡不经,存而不议。”
寸步不离 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夫妻相重,寸步不相离。”
志在千里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安于现状 王朝闻《论凤姐》第11章:“这样的梦境,与我那不安于现状又不能改变现状的生活实际有关。”
喜新厌旧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不怕你有喜新厌旧的心肠,我自有移星换斗的手段。”
将伯之呼 清·严复《浮生六记》第三卷:“余欲再至靖江,作将伯之呼。”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鲁迅《天花的蔷薇》:“‘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乙校不自心虚,怎能给恐吓呢?”
度德量力 左丘明《左传 隐公十一年》:“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心上心下 巴金《家》二三:“觉新连忙到房里去把信写好,叫袁成送去。但是这也还不能使众人安心。众人还是心上心下的,害怕送信的袁成还没有回来,一连兵就开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