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位病民的成语故事


尸位病民

拼音shī wèi bìng mín

基本解释尸位:居位而不做事。占着职位而无所作为,使人民受到损害。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5回:“如有慢视民瘼者,定行揭帖上几个,断不叫这等尸位病民者,得以漏网。”


暂未找到成语尸位病民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尸位病民)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不可胜举 明 方孝孺《答俞景文》:“古之传世者虽不可胜举。”
自力更生 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中国不但会自力更生,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国家维护中国的独立与完整的麻烦。”
戒骄戒躁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
长江后浪推前浪 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水呵抵多少长江后浪推前浪,花呵早则一片西飞一片东,岁月匆匆。
临危受命 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扬威耀武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五回:“扬威耀武显神通,走石飞沙弄本事。”
一场空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0回:“枉费心机空费力,雪消春水一场空。”
视死如归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吕氏春秋 勿躬》:“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发号施令 《尚书 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臧。”
度己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