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刑峻法的成语故事


隆刑峻法

拼音lóng xíng jùn fǎ

基本解释刑法重而严。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梁统传》:“议者以为隆刑峻法,非明王急务,施行日久。”


暂未找到成语隆刑峻法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隆刑峻法)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一叶知秋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山川》:“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倒果为因 民意《告非难民生主义者》:“曾不问资本所以群趋于都会之故,是所谓倒果为因者耳。”
心有余而力不足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不正之风 晋 葛洪《抱朴子 辩问》:“移不正之风,易流遁之俗。”
反唇相稽 汉 贾谊《治安策》:“妇姑不相说(悦),则反唇而相稽。”
自己人 钱钟书《围城》:“自己人之间,什么臭架子、坏脾气都行;笑容愈亲密,礼貌愈周到,彼此的猜忌或怨恨愈深。”
刻骨铭心 唐 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旧地重游 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广州,在1926年北伐的那一年,我是住过三个多月的,整整隔了十二年又到旧地重游了。”
算无遗策 《晋书 桓玄传》:“自谓经略指授,算无遗策。”
学而时习之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