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落帽的成语故事


龙山落帽

拼音lóng shān luò mào

基本解释在龙山上被风吹掉了帽子。形容人气度恢宏,临乱不惊。


龙山落帽的典故

东晋时期,大将军桓温在重阳佳节带上手下一行到龙山游玩,并设宴畅饮。席间,才学过人的幕僚孟嘉因戴不惯军帽,帽子被风吹落。桓温让参军孙盛写一篇文章与他的帽子放在一块嘲笑他。孟嘉立即从容地写出一篇理由充分的答文。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龙山落帽)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残花败柳 元 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休把似残花败柳冤仇结,我与你生男长女填还彻,指望生则同衾,死则共穴。”
旁若无人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柯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旦夕之间 汉·无名氏《焦仲卿妻》:“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富贵骄人 《陈书 鲁悉达传》:“悉达虽仗义任侠,不以富贵骄人。”
命与仇谋 唐·韩愈《进学解》:“命与仇谋,取败几时。”
室徒四壁 《魏书·阳固传》:“居官清洁,家无余财,终殁之日,室徒四壁,无以供丧,亲故为其棺敛焉。”
抱恨黄泉 唐·李贤等引注《邕别传》:“臣所在孤危,悬命锋镝,湮灭土灰,呼吸无期。诚恐所怀随躯腐朽,抱恨黄泉。”
钿合金钗 唐 白居易《长恨歌》:“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心烦意乱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智尽忠,蔽鄣于谗,心烦意乱,不知所从。”
雷大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