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胥之哭的成语故事


包胥之哭

拼音bāo xū zhī kū

基本解释包胥:春秋时楚国大臣申包胥。比喻到别国哀求援兵。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四年》:“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


包胥之哭的典故

春秋时期,诸侯混战,吴国进攻楚国,楚国大败。楚国大臣申包胥前往秦国求救,秦哀公举棋不定,迟迟不发兵救楚。申包胥“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深受感动,就答应出兵救援楚国。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包胥之哭)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服牛乘马 《周易 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
逆道乱常 唐 李公佐《谢小娥传》:“如小娥足以儆天下逆道乱常之心,足以观天下贞夫孝妇之节也。”
痛定思痛 唐 韩愈《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意气风发 三国 魏 曹植《魏德论》:“武皇之兴也,以道凌残,义气风发。”
心里有鬼 莫应丰《将军吟》第28章:“你这个小子,心里有鬼,不甘心。”
算无遗策 《晋书 桓玄传》:“自谓经略指授,算无遗策。”
杜绝言路 《后汉书·袁绍传》:“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
万无一失 汉 枚乘《七发》:“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
到此为止 陈忠实《白鹿原》第16章:“兆海痛苦地叹口气:‘完了。到此为止。’”
古色古香 宋 陆游《小室》:“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