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命根子 |
有生命或精力来源的东西。比喻最受人重视的晚辈或最重要或最受重视的事物。 |
浪迹江湖 |
到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处。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
又红又专 |
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 |
言而无信 |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
目不转睛 |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
黄雀衔环 |
黄雀衔着银环以报答恩人。指报恩。 |
赴汤蹈火 |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
之子于归 |
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唇枪舌剑 |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
粉墨登场 |
粉墨: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指化装后登台演戏。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断章截句 |
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
唯利是图 |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 |
华不再扬 |
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 |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
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
鸡毛蒜皮 |
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毫无价值的东西。 |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
鲍鱼:咸鱼;肆:店铺。如同进入咸鱼店,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 |
一弹指顷 |
手指一弹的时间。比喻时间极短暂。 |
风卷残云 |
大风把残留下的浮云一下子刮走。比喻把残存的东西扫荡干净;也用来形容很快把食物吃光。 |
步步深入 |
一步一步地进入事物的内部。 |
井中视星 |
从井里看天上的星星。比喻眼光短浅,见识狭隘。 |
一网打尽 |
比喻一个不漏地全部抓住或彻底肃清。 |
口是心非 |
心口不一致;口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形容心口不一致。 |
好来好去 |
善始善终。 |
丹书铁契 |
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
岂有此理 |
岂:哪里。哪里有这样的道理。指极为荒谬;决无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