诲而不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诲:教诲,教导;倦:厌烦,疲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烦。
出处汉·蔡邕《彭城姜伯淮碑》:“有名物定事之能,独见先睹之效,然犹学而不厌,诲而不倦。”
例子《魏书·高允传》:“太皇太后以至德之隆,诲而不倦。”
基础信息
拼音hui er bu juan
注音ㄏㄨㄟˋ ㄦˊ ㄅㄨˋ ㄐㄨㄢˋ
繁体誨而不勌
感情诲而不倦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耐心教导别人。
近义词诲人不倦
英语be tireless in teaching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解铃还须系铃人(意思解释)
- 说东道西(意思解释)
- 二百五(意思解释)
- 老马识途(意思解释)
- 披肝沥胆(意思解释)
- 挥霍无度(意思解释)
- 以身试法(意思解释)
- 目不忍见(意思解释)
- 路无拾遗(意思解释)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解释)
- 己溺己饥(意思解释)
- 半夜三更(意思解释)
- 阳春白雪(意思解释)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释)
- 纵横天下(意思解释)
- 唇枪舌剑(意思解释)
- 战战业业(意思解释)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释)
- 人面狗心(意思解释)
- 善善恶恶(意思解释)
- 白云苍狗(意思解释)
- 轻重缓急(意思解释)
- 草满囹圄(意思解释)
- 众所瞻望(意思解释)
- 一览无余(意思解释)
- 薪尽火灭(意思解释)
- 举足轻重(意思解释)
- 在此存照(意思解释)
- 东道主(意思解释)
- 是非曲直(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 一旦掌了权,就发号施令,指手画脚。 |
艺高人胆大 | 技艺高超的人胆量也大。 |
惜指失掌 | 惜:吝惜。因舍不得一个指头而失掉一个手掌。比喻因小失大。 |
坏法乱纪 | 破坏法制和纪律。 |
旁征博引 | 旁:广泛;征:征求;博:广博;引:引证。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例证。 |
同心合力 |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
唯物主义 |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 |
斗水活鳞 |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休戚是同 |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
古往今来 | 从古代到现在。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
时不我待 | 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 |
孜孜不倦 |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
善善恶恶 | 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
地丑德齐 | 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
千家万户 | 众多人家。 |
离本趣末 | 趣:通“趋”,趋向。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
狂风暴雨 | 大风大雨。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 |
伸手不见五指 |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
别有用心 |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 |
岁寒三友 |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
无所畏惧 |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最好是避开。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连车平斗 | 形容冗员很多。 |
阿时趋俗 | 阿:迎合。迎合时尚和世俗。 |
牛头不对马嘴 | 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
现实主义 | 注重事实或现实,反对一切不切实际或空想的性格 |
超凡入圣 | 凡:凡人;普通人。超越凡俗;进入圣贤境界。后来多指学术、技艺、修养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
为所欲为 | 做想要做的事。形容任意而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为: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