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焉思启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左传·成公八年》:“夫狡焉思启封疆以利社稷者,何国蔑有?”谓怀贪诈之心图谋侵人之国。后亦以“狡焉思肆”、“狡焉思逞”指怀贪诈之心妄图逞其阴谋。
出处《左传·成公八年》:“夫狡焉思启封疆以利社稷者,何国蔑有?”
基础信息
拼音jiao yan si qi
注音ㄐ一ㄠˇ 一ㄢ ㄙ ㄑ一ˇ
繁体狡焉思啓
感情狡焉思启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狡焉思逞、狡焉思肆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以文乱法(意思解释)
- 进种善群(意思解释)
- 反唇相稽(意思解释)
- 心灰意冷(意思解释)
- 费尽心机(意思解释)
- 人心归向(意思解释)
- 苦口之药(意思解释)
- 唯物主义(意思解释)
- 触目皆是(意思解释)
- 归十归一(意思解释)
- 大千世界(意思解释)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意思解释)
- 纷乱如麻(意思解释)
- 吉光片羽(意思解释)
- 敢不承命(意思解释)
- 冲锋陷阵(意思解释)
- 雷霆万钧(意思解释)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意思解释)
- 室迩人遥(意思解释)
- 心烦意乱(意思解释)
- 时不我待(意思解释)
- 礼坏乐缺(意思解释)
- 空话连篇(意思解释)
- 湖光山色(意思解释)
- 散带衡门(意思解释)
- 斗南一人(意思解释)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意思解释)
- 热气腾腾(意思解释)
- 轻重缓急(意思解释)
- 岁寒三友(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变幻无常 | 变幻:不规则的变化;常:常规。事物经常变化;没有一定规律。又作“变化无常”。 |
倒栽葱 | 指栽跟斗时头先着地,即栽得很重。比喻一次惨重的失败。 |
迷而不反 | 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
见风是雨 | 比喻只看到一点迹象,就轻率地信以为真 |
畏缩不前 | 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
大惑不解 | 惑:疑惑迷乱;解:理解。1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
男女授受不亲 | 授:给予;受:接受;亲:亲自接触。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言谈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
寸步不离 | 寸步:极短的距离。一步也不离开。1形容两个人总是在一起;感情很融洽。2指距离很近;不离前后左右。 |
不僧不俗 |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伦不类。 |
仰屋著书 | 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 头顶上没有一片瓦,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
抛砖引玉 |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 |
算尽锱铢 | 算:计算;锱铢:旧制1两=4锱,1两=24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指苛敛钱财。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
沤沫槿艳 | 沤:水泡;槿:木槿。晶莹的水泡,艳丽的槿花。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
安步当车 | 安:安详从容;不慌不忙。步:步行;当:代替。不慌不忙地步行;权当是乘车。又借指人能安于贫贱自行其乐。 |
火烛银花 | 犹火树银花。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
水中捞月 |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
吴下阿蒙 |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
螓首蛾眉 | 螓:蝉的一种。螓首:额广而方;蛾眉:眉细而长。宽宽的额头,弯弯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心烦意乱 | 心情烦躁;思绪纷乱。形容内心烦闷焦躁。烦:烦躁;意:心绪;心思。 |
贤母良妻 | 见“贤妻良母”。 |
举止娴雅 | 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
度德量力 |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计自己的能力。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
似是而非 |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
散言碎语 | 犹言闲言碎语。 |
袅袅婷婷 | 袅袅:柔美貌;婷婷: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