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进种善群 |
谓提高民族素质。 |
卑谄足恭 |
卑:低下;谄:巴结奉承;足:音“巨”,过分;恭:恭顺。低声下气,阿谀逢迎,过分恭顺,取媚于人。 |
尽信书不如无书 |
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
将计就计 |
利用对方的计策反过来向对方施计。 |
零光片羽 |
比喻珍贵事物的一小部分。 |
穷途潦倒 |
潦倒:失意。形容无路可走,十分失意。参看“穷愁潦倒”。 |
没里没外 |
里外不分,指说话做事不分场合。 |
前脚后脚 |
比喻紧跟着。 |
逆来顺受 |
逆:不顺;顺:顺从;受:忍受。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不作反抗。 |
救经引足 |
经:自缢,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 |
偶一为之 |
偶:偶尔;偶然;为:做;干;之:代词;代某件事。偶尔做一回。 |
酒能乱性 |
喝多酒能够使人不能自控,就会淫乱。 |
十恶不赦 |
十恶: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
国无宁日 |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
春寒料峭 |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故态复萌 |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鹬蚌相争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壮心不已 |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
鸳鸯:鸟名,比喻夫妻。乔太守审理案件时将错就错,乱点鸳鸯,将三对夫妻相互错配。比喻胡乱指挥。 |
五花八门 |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
神不知鬼不觉 |
指形迹隐秘,不为人知。 |
腹心相照 |
腹心:内心;照:映照,见。以真心相见。比喻彼此很知心,达到心心相印的程度。 |
过五关斩六将 |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 |
遥遥无期 |
遥遥:很远。指日期遥远得很。说不定要到何年何月。 |
强颜欢笑 |
心里不畅快,但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 |
罪魁祸首 |
作恶犯罪的头子(魁、首:头目)。指坏事的根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