揆文奋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施行文教,振奋武事。语本《书·禹贡》:“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孔传:“揆,度也。度王者文教而行之。”
出处语出《书·禹贡》:“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孔传:“揆,度也。度王者文教而行之。”
例子宰治天下,定鼎天京,立政任人,揆文奋武。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
基础信息
拼音kui wen fen wu
注音ㄎㄨㄟˊ ㄨㄣˊ ㄈㄣˋ ㄨˇ
繁体揆文奮武
感情揆文奋武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枝对叶比(意思解释)
- 人面兽心(意思解释)
- 光前耀后(意思解释)
- 罗掘一空(意思解释)
- 长江后浪推前浪(意思解释)
- 紫陌红尘(意思解释)
- 防患于未然(意思解释)
- 哀而不伤(意思解释)
- 漏洞百出(意思解释)
- 同室操戈(意思解释)
- 鬼瞰其室(意思解释)
- 饮水思源(意思解释)
- 空口无凭(意思解释)
- 快心满志(意思解释)
- 扶摇直上(意思解释)
- 欺善怕恶(意思解释)
- 量能授官(意思解释)
- 死对头(意思解释)
- 斗水活鳞(意思解释)
- 目无全牛(意思解释)
- 粉墨登场(意思解释)
- 呼风唤雨(意思解释)
- 耳聪目明(意思解释)
- 忘乎所以(意思解释)
- 以夷制夷(意思解释)
- 首尾两端(意思解释)
- 末大必折(意思解释)
- 一棍子打死(意思解释)
- 暗香疏影(意思解释)
- 书不释手(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绝长续短 | 绝:截断。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
拨云见日 | 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
鹰击长空 | 谓雄鹰振翅飞翔于辽阔的天空。亦比喻有雄心壮志的人在广阔的领域中施展自己的才能。 |
卬首信眉 | 信,通“伸”。昂首伸眉。形容意气昂扬,不随波逐流。 |
帮倒忙 | 指主观上想帮忙,实际上却起了反作用。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忧虑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
反求诸己 | 诸;之于的合音;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 |
天涯海角 | 天的边缘;海的尽头。形容非常偏僻遥远的地方。也指彼此相隔极远。涯:边。 |
正身明法 | 端正自身,严明法纪。 |
一干二净 | 形容非常干净;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 |
薄暮冥冥 | 薄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冥冥:天地昏暗。傍晚时天色昏暗。 |
抱恨黄泉 | 黄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阴间。心怀遗憾离开人世,死有遗恨。 |
生拉硬扯 |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牵强附会。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强别人听从自己。 |
牛刀小试 | 牛刀:宰牛的刀。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试验。比喻有大本领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 |
风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同“风情月思”。 |
孜孜不倦 |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
生知安行 |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
时运亨通 | 指时运好,诸事顺利。 |
意料之外 | 没有想到的。 |
哀兵必胜 |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1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2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
脸黄肌瘦 | 脸色黄,肌体瘦。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 |
烟消云散 | 消:消失;散:散去。像烟雾和云气一样消散。比喻消失得无影无踪。也作“云消雾散”。 |
音容如在 | 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 |
英雄所见略同 | 所见:所见到的,指见解;略:大略,大致。英雄人物的见解基本相同同。这是对意见相同的双方表示赞美的话。 |
神魂颠倒 | 神魂:精神。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着了迷;以致心神不定;失去常态。 |
连篇累牍 | 连:连接;篇、牍:古代写字用的竹筒和木板;累:重叠、堆积。指采用过多的篇幅叙述一件事。形容文辞冗长。 |
弃重取轻 | 弃:抛开。舍弃重要的采取次要的。 |
绝裾而去 | 绝裾:扯断衣襟。形容离去的态度十分坚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