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离题万里 |
离:离开;题:题目;主题;题旨;万里:泛指很远。指说话或写文章同原先要表达的主题离得很远。 |
闻声相思 |
声:名声。指思慕、钦仰有声望的人。 |
二百五 |
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 |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
说的人,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听的人,没有一句话不接受。 |
旦夕之间 |
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间,形容在很短时间内。 |
反求诸己 |
诸;之于的合音;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 |
打肿脸充胖子 |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 |
无时无刻 |
时、刻:时间;时候。没有一时一刻。 |
捞一把 |
用不正当手段取得一些利益。 |
沤沫槿艳 |
沤:水泡;槿:木槿。晶莹的水泡,艳丽的槿花。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
进道若退 |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
倦鸟知还 |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
望而生畏 |
看着就害怕。生畏:害怕。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赴汤蹈火 |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
风虎云龙 |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
空腹高心 |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
断章截句 |
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
引领翘首 |
引领:伸长脖子;翘首:抬头。伸长脖子,抬着头。非常盼望的样子。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 |
今古奇观 |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
一刹那 |
刹那:梵文ksana的音译。指十分短促的时间。 |
慌不择路 |
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
流风馀俗 |
遗留的风气、习俗。 |
妨功害能 |
压抑陷害有功有能的人。 |
忠果正直 |
忠诚果断,持正刚直。 |
过五关斩六将 |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