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闻博见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洽:广博。见闻和知识非常广博。
出处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明寺》:“子才洽闻博见,无所不通,军国制度,罔不访及。”
基础信息
拼音qia wen bo jian
注音ㄑ一ㄚˋ ㄨㄣˊ ㄅㄛˊ ㄐ一ㄢˋ
繁体洽聞博見
感情洽闻博见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的学识。
近义词博见洽闻
英语be up to a thing or two(have a mind of wide scope)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不屑一顾(意思解释)
- 个人主义(意思解释)
- 节用裕民(意思解释)
- 离经辨志(意思解释)
- 故步不离(意思解释)
- 擦肩而过(意思解释)
- 薄暮冥冥(意思解释)
- 囊萤照雪(意思解释)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志(意思解释)
- 败俗伤风(意思解释)
- 满招损,谦受益(意思解释)
- 罄竹难书(意思解释)
- 战天斗地(意思解释)
- 胡子拉碴(意思解释)
- 风声鹤唳(意思解释)
- 清风劲节(意思解释)
- 顾景惭形(意思解释)
- 二三其意(意思解释)
- 雷大雨小(意思解释)
- 引领翘首(意思解释)
- 天作之合(意思解释)
- 惴惴不安(意思解释)
- 雅俗共赏(意思解释)
- 拨乱济危(意思解释)
- 不问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止戈兴仁(意思解释)
- 面授机宜(意思解释)
- 无微不至(意思解释)
- 十八层地狱(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天经地义 | 经:道;原则;义:正理。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比喻理所当然;不可置疑。 |
及时应令 | 与季节时令相适应。 |
强取豪夺 | 凭强力或权势夺取。 |
德重恩弘 | 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道德高尚,恩惠广大。形容普施恩德。 |
响答影随 | 如应声和答、形影相随。比喻两者紧密相连。 |
苦尽甘来 | 尽:终结;甘:甜;美好。比喻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美好的时光已经到来。 |
夸大其词 | 词:言论。语言夸张;超过事实。 |
匡乱反正 | 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
刑期无刑 | 刑罚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从而达到不用开的目的。 |
劳民伤财 | 劳民:使人民劳累;伤:耗费。既让人民劳累受苦;又耗费了资财。指滥用人力物力;造成浪费。 |
鬼烂神焦 | 形容火灾惨烈,众多的人被烧死。 |
拭目以待 | 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 |
如法炮制 | 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现指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 |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 头顶上没有一片瓦,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
今来古往 | 犹古往今来。 |
抛砖引玉 |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 |
必由之路 | 必:一定;由:经过。一定要经过的道路。 |
成竹在胸 |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
止于至善 |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
藏形匿影 | 藏、匿:隐藏。隐藏形迹,不露真相。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
昂藏七尺 |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 |
酒后茶余 |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
目不斜视 | 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
斗水活鳞 |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升官发财 | 谓提升了官职,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 |
聪明才智 |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切树倒根 | 比喻彻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