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一寸丹心 |
丹心:赤心;忠心。一片赤诚的心。 |
想望丰采 |
见“想望风采”。 |
损人不利己 |
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
材轻德薄 |
指才德疏浅。有时用为谦词。 |
牛口之下 |
借指卑下的地位。 |
平淡无奇 |
奇:特殊。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显著的、出色的地方。 |
倒悬之危 |
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
饿虎吞羊 |
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
稳操胜券 |
稳:稳当地;操:拿着;掌握。稳稳地拿着胜利的凭证。比喻有胜利的把握。 |
大千世界 |
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为大千世界。后泛指广大无边纷纭复杂的世界。 |
安眉带眼 |
长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 |
语重心长 |
重:郑重。恳切话说得诚恳;有分量;心意深长。 |
不置可否 |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
定国安邦 |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颠倒。 |
断织劝学 |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土生土长 |
当地生长的。 |
药石无效 |
药石:药和治病的石针。药和石针都不见效。形容病情严重。 |
势在必行 |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
踵趾相接 |
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 |
惊惶失措 |
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惶恐;举止失去常态。 |
息迹静处 |
息:止息;迹:行迹,脚印;处:处所。要想不见行迹,只有自己静止不动。引申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
难割难分 |
形容关系密切,感情融洽,难以取舍。 |
美食甘寝 |
甘:美好。吃得好,睡得香。形容生活舒适安逸。 |
诗书发冢 |
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