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源讨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穷本溯源。
出处唐·刘知畿《史通·申左》:“如二传者,记言载事,失彼菁华,寻源讨本,取诸胸臆。”
基础信息
拼音xun yuan tao ben
注音ㄒㄨㄣˊ ㄩㄢˊ ㄊㄠˇ ㄅㄣˇ
繁体尋源討本
感情寻源讨本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追根溯源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一本正经(意思解释)
- 合浦珠还(意思解释)
- 一钱太守(意思解释)
- 目光短浅(意思解释)
- 斗方名士(意思解释)
- 狐死首丘(意思解释)
- 命中注定(意思解释)
- 乐道好古(意思解释)
- 拂袖而去(意思解释)
- 来踪去迹(意思解释)
- 头面人物(意思解释)
- 算尽锱铢(意思解释)
- 半路出家(意思解释)
- 敲诈勒索(意思解释)
- 困而不学(意思解释)
- 视死如归(意思解释)
- 饭囊酒瓮(意思解释)
- 叽叽喳喳(意思解释)
- 马牛其风(意思解释)
- 春去冬来(意思解释)
- 白草黄云(意思解释)
- 信口开河(意思解释)
- 饥不择食(意思解释)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释)
- 如出一辙(意思解释)
- 叫苦不迭(意思解释)
- 举足轻重(意思解释)
- 无计可施(意思解释)
- 鸡毛蒜皮(意思解释)
- 倒悬之急(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烽火连年 |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
隔靴搔痒 | 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
冷若冰霜 | 若:好像。冷得像冰霜一样。比喻对人对事十分冷淡;没有一丝热情。有时也指面目或态度严厉;使人无法靠近。 |
僧多粥少 | 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
色飞眉舞 | 色:脸色,表情。形容人非常得意兴奋的样子。 |
见多识广 | 识:知道。看到的多;知道的广。形容资格较老;经验丰富;知识广博。 |
鉴影度形 | 观察揣度人的形迹。 |
举善荐贤 | 贤:胡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
举贤任能 |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
春山如笑 |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
识字知书 | 谓有文化知识。 |
倦鸟知还 |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
进锐退速 | 锐:迅速。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鸿儒硕学 |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骗。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前赴后继 | 赴:奔赴。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
束身受命 | 束身:约束自身,不放纵。比喻投案。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听从命令。 |
困兽犹斗 | 困兽:被围困的野兽;犹:还、仍;斗:搏斗。被围困的野兽还要搏斗。比喻陷于绝境的失败者还要顽抗。 |
为虎作伥 | 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去引诱别人来让老虎吃;这种鬼叫作“伥”。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
走过场 |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却不实干。 |
无计可施 | 施:施展。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指一点办法也没有。 |
闭门读书 |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
大势所趋 | 大势:总体局势;趋:向、往。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 |
连车平斗 | 形容冗员很多。 |
进退维谷 | 维:语气助词。谷:比喻困难处境。进和退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