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离心离德 |
心:思想;德:信念。思想不统一;信念不一致。形容人心各异;各行其是。 |
囊萤映雪 |
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
百川归海 |
百川:泛指大小江河。所有江河最终都流入大海。比喻众望所归或大势所趋。也比喻许多事物由分散而汇集到一处。 |
余波未平 |
指某一事件虽然结束了,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
绰有余裕 |
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后也指能力、财力足够而有剩余。 |
山雨欲来风满楼 |
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 |
说一不二 |
指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更改。 |
炙手可热 |
炙:烤。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
连编累牍 |
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 |
抛砖引玉 |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 |
不卑不亢 |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
正人君子 |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
罄竹难书 |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
生公说法 |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斗水活鳞 |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举世无敌 |
全世界没有能胜过的。 |
满园春色 |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
刻不容缓 |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
牛郎织女 |
牛郎织女是从牵牛星和织女星两个星名衍化而成的传统神话中的两个主角。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织造云锦;但跟牛郎结婚以后;就中断织锦;致使天帝震怒;责令分离;每年七夕准相会一次。现比喻夫妻长期分离。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
有求必应 |
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好说话。 |
平地一声雷 |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
牛骥同槽 |
见“牛骥同皁”。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
性命攸关 |
攸:所。形容事关重大,非常紧要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
意料之外 |
没有想到的。 |
伸手不见五指 |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