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观鼻,鼻观心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古代静坐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指精神集中,心不旁骛的神态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那安公子羞得面红过耳,眼观鼻,鼻观心的答应了一声。”
例子《花城》1981年第3期:“做丈夫的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只管抽烟。”
基础信息
拼音yan guan bi,bi guan xin
注音一ㄢˇ ㄍㄨㄢ ㄅ一ˊ,ㄅ一ˊ ㄍㄨㄢ ㄒ一ㄣ
繁体眼觀鼻,鼻觀心
感情眼观鼻,鼻观心是中性词。
用法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治丝益棼(意思解释)
- 逍遥法外(意思解释)
- 物美价廉(意思解释)
- 望尘莫及(意思解释)
- 彬彬有礼(意思解释)
- 河鱼腹疾(意思解释)
- 动荡不定(意思解释)
- 春风风人(意思解释)
- 仰屋著书(意思解释)
- 夫唱妇随(意思解释)
- 薄暮冥冥(意思解释)
- 吃不了兜着走(意思解释)
- 形影相吊(意思解释)
- 吴下阿蒙(意思解释)
- 各行各业(意思解释)
- 定国安邦(意思解释)
- 牛刀小试(意思解释)
- 事与愿违(意思解释)
- 错落有致(意思解释)
- 天下第一(意思解释)
- 如痴如醉(意思解释)
- 忙不择价(意思解释)
- 公子哥儿(意思解释)
- 男大当婚(意思解释)
- 子继父业(意思解释)
- 不宁唯是(意思解释)
- 似曾相识(意思解释)
- 竹篮打水一场空(意思解释)
- 色厉内荏(意思解释)
- 河山之德(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他山:别的山。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 |
日日夜夜 | 每天每夜。形容延续的时间长。 |
杀手锏 | 喻指取胜的绝招。 |
着手回春 | 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也比喻医术高明。 |
南辕北辙 |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
形神不全 | 形:形体;神:精神。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 |
骨肉离散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
乐道好古 | 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 |
十全大补 | 药名。含有十种名贵的滋补药物。比喻某项方案或方法对事情有巨大补益。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沤沫槿艳 | 沤:水泡;槿:木槿。晶莹的水泡,艳丽的槿花。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
十羊九牧 |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
性急口快 | 性子急,有话就说。 |
敲诈勒索 |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 |
罄竹难书 |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
进谗害贤 |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
兴高采烈 |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
平心而论 | 论:说。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似是而非 |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
移日卜夜 | 指昼夜相继。 |
无所畏惧 |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
东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家常便饭 | 家中日常饭食。也比喻常见的、平常的事。 |
坑坑洼洼 | 形容物体表面凹凸不平,高高低低。 |
反戈一击 | 反:反转;调转;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尖头横刃;长柄;像矛。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 |
首尾两端 | 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