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毫不苟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犹一丝不苟。
出处清·冒襄《影梅庵忆语》:“断断是再来人,一毫不苟,一丝不挂,诚然而来,诚然而往。”
例子清·冒襄《影梅庵忆语》:“断断是再来人,一毫不苟,一丝不挂,诚然而来,诚然而往。”
基础信息
拼音yi hao bu gou
注音一 ㄏㄠˊ ㄅㄨˋ ㄍㄡˇ
感情一毫不苟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同“一丝不苟”。
近义词一丝不苟、小心谨慎
反义词马马虎虎、粗枝大叶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舍安就危(意思解释)
- 帮倒忙(意思解释)
- 一钱太守(意思解释)
- 敌众我寡(意思解释)
- 二八佳人(意思解释)
- 杀鸡取卵(意思解释)
- 旁征博引(意思解释)
- 春山如笑(意思解释)
- 东扶西倒(意思解释)
- 酒后茶余(意思解释)
- 走南闯北(意思解释)
- 作贼心虚(意思解释)
- 信以为真(意思解释)
- 本末倒置(意思解释)
- 百步穿杨(意思解释)
- 大开方便之门(意思解释)
- 动魄惊心(意思解释)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释)
- 不可磨灭(意思解释)
- 黑天半夜(意思解释)
- 春去冬来(意思解释)
- 羊质虎皮(意思解释)
- 安闲自得(意思解释)
- 知往鉴今(意思解释)
- 密锣紧鼓(意思解释)
- 汲汲顾影(意思解释)
- 华不再扬(意思解释)
- 在此存照(意思解释)
- 为虎作伥(意思解释)
- 河山之德(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拨云见日 | 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
释车下走 | 释:放下,放开。下车徒步跑。形容遇事不冷静。 |
自我批评 | 自己批判自己的缺点等。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
心灰意冷 |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
逸游自恣 | 逸:安闲;自恣:放纵自己。安闲自在地漫游,任意放纵自己。 |
动荡不定 |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
材轻德薄 | 指才德疏浅。有时用为谦词。 |
极重不反 | 同“极重难返”。 |
挖空心思 | 形容费尽心计;想尽一切办法。 |
吃不了兜着走 | 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 |
孝子贤孙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
事与愿违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一鼓作气 |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平地一声雷 |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
尽诚竭节 |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
牵肠挂肚 | 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形容非常挂念;不放心。 |
善善恶恶 | 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
呼风唤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
色厉内荏 | 色:神色;历:历害;内:内心。荏:软弱;怯懦。形容外表严厉强硬;内心怯懦软弱。 |
华不再扬 | 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望尘靡及 | 见“望尘莫及”。 |
师严道尊 | 为师之道要尊贵、庄严。《礼记 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宋 韩淲《涧泉日记》:“郑康成事马融,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汉之师道尊严如此。” |
群山四应 | 应:应和。四面群山纷纷响应。比喻一声号召,人们群起响应。 |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 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
连车平斗 | 形容冗员很多。 |
服气吞露 | 服气:导引之术,即气功。指修炼道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