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同焚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焚:烧。美玉和石头一样烧坏。比喻好坏不分,同归于尽。
出处《梁书·武帝纪》:“时运艰难,宗社危殆,昆同已燎,玉石同焚。”
基础信息
拼音yu shi tong fen
注音ㄩˋ ㄕˊ ㄊㄨㄥˊ ㄈㄣˊ
感情玉石同焚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同归于尽。
近义词玉石俱焚、玉石俱摧、玉石俱烬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梁孟相敬(意思解释)
- 梦幻泡影(意思解释)
- 八斗之才(意思解释)
- 余波未平(意思解释)
- 打肿脸充胖子(意思解释)
- 目不转睛(意思解释)
- 促膝谈心(意思解释)
- 粗制滥造(意思解释)
- 牛刀小试(意思解释)
- 一条龙(意思解释)
- 羊质虎皮(意思解释)
- 时不我待(意思解释)
- 轻重缓急(意思解释)
- 千真万确(意思解释)
- 风风雨雨(意思解释)
- 鞭辟入里(意思解释)
- 以夷制夷(意思解释)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意思解释)
- 一目十行(意思解释)
- 古来今往(意思解释)
- 阿娇金屋(意思解释)
- 寒木春华(意思解释)
- 黯然神伤(意思解释)
- 援笔立就(意思解释)
- 泣不成声(意思解释)
- 连篇累牍(意思解释)
- 毛骨悚然(意思解释)
- 徒读父书(意思解释)
- 炎黄子孙(意思解释)
- 尽付东流(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稀里哗啦 | 象声词,形容雨、东西倒塌等发出的声音。形容被彻底破坏或零零散散。 |
鬼怕恶人 | 比喻凶恶的人惧怕更凶恶者。 |
五花大绑 | 先用绳索套住脖子,又绕到背后反剪两臂的绑人方式。 |
目光短浅 | 缺乏远见卓识的、只顾眼前利益的性质或状态 |
掉舌鼓唇 | 炫耀口才,夸夸其谈。 |
歇斯底里 | 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
奇才异能 | 奇:少见的;异:特别的。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 |
十羊九牧 |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
不到黄河心不死 |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
反面无情 | 翻脸不讲情面。形容对人的态度突然变坏;不留情面。 |
结驷连骑 | 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
逆来顺受 | 逆:不顺;顺:顺从;受:忍受。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不作反抗。 |
光前裕后 | 光前:光兴前业;裕后:恩泽流传及子孙。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绩显著。 |
知往鉴今 |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
千家万户 | 众多人家。 |
形影相随 |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永不分离。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狂风暴雨 | 大风大雨。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 |
可有可无 |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 |
止戈兴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
踉踉跄跄 | 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
超凡入圣 | 凡:凡人;普通人。超越凡俗;进入圣贤境界。后来多指学术、技艺、修养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
冠履倒易 |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
甘之如饴 | 把它看成像饴糖那样甘甜。比喻甘心情愿地从事某种辛苦工作或虽处危困境地也能安然忍受。 |
脑瓜不灵 | 指人不聪明,思想转不过弯来。 |
桃花运 | 指男子得到女子的特别爱恋。泛指好运气。 |
泪眼愁眉 | 带泪的眼,发愁的眉。形容极为痛苦哀伤的样子。 |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 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妇女。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