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鸡渍酒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以棉絮浸酒,晒干后裹烧鸡,携以吊丧。后遂用为不忘恩的典实。
出处《后汉书·徐穉传》“穉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李贤注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穉诸公所辟虽不就,有死丧负笈赴吊。常於家豫炙鸡一只,以一两绵絮渍酒中,暴乾以裹鸡,径到所起冢外,......醊酒毕,留谒则去,不见丧主。”
例子[东汉徐孺子]炙鸡渍酒,万里赴吊......有忠厚不忘恩之意。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
基础信息
拼音zhi ji zi jiu
注音ㄓˋ ㄐ一 ㄗˋ ㄐ一ㄡˇ
繁体炙鶏漬酒
感情炙鸡渍酒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金屋藏娇(意思解释)
- 林下风致(意思解释)
- 无时无刻(意思解释)
- 蹑手蹑脚(意思解释)
- 之死靡二(意思解释)
- 安眉带眼(意思解释)
- 行不顾言(意思解释)
- 风俗人情(意思解释)
- 前脚后脚(意思解释)
- 白发苍苍(意思解释)
- 善游者溺(意思解释)
- 珠玉之论(意思解释)
- 口坠天花(意思解释)
- 唇枪舌剑(意思解释)
- 粉墨登场(意思解释)
- 欺人自欺(意思解释)
- 清风劲节(意思解释)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意思解释)
- 认贼作父(意思解释)
- 细水长流(意思解释)
- 意料之外(意思解释)
- 斗转星移(意思解释)
- 雅俗共赏(意思解释)
- 前赴后继(意思解释)
- 出师不利(意思解释)
- 别有用心(意思解释)
- 华不再扬(意思解释)
- 屦及剑及(意思解释)
- 药石无效(意思解释)
- 意惹情牵(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闻风而动 | 一听到消息就立即行动起来。风:消息。 |
从俗就简 | 依照通俗的做法,以求简易。 |
趁火打劫 | 趁:利用;乘机;劫:抢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
痛定思痛 | 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以后;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让人震撼;也让人警醒。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含有警醒的意思。痛:悲痛;哀苦;定:平静。 |
颐指气使 | 颐:腮帮子;指:指挥;气:神气;使:指使。用腮帮子来指挥人;用神气来支使人。 |
绰有余裕 | 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后也指能力、财力足够而有剩余。 |
骨肉离散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
玩世不恭 | 旧指因对现实不满而采取的一种不严肃不认真的生活态度。玩世:用消极、游戏的态度对待生活;不恭:不严肃。 |
扬幡擂鼓 | 幡:垂直的长条旗子。舞动着幡,敲打着鼓。形容热热闹闹地大事张扬。 |
繁文缛节 | 文;节:旧时指礼节;缛:繁重。繁琐过多的礼节、仪式。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 |
饮水思源 |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
大千世界 | 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为大千世界。后泛指广大无边纷纭复杂的世界。 |
雄心壮志 | 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
诈奸不及 | 犹言十分奸诈。 |
时至运来 | 时机来了,运气也有了转机。指由逆境转为顺境。 |
今是昨非 | 现在是对的;过去错了。 |
兴高采烈 |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平地一声雷 |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
顾景惭形 |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
细水长流 | 细:微小。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 |
欧风美雨 | 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
举足轻重 | 一挪动脚;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会打破均势。比喻地位极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
浅见薄识 | 浅见:肤浅的见解。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
荡然无余 | 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
聪明伶俐 | 伶俐:灵活。形容小孩子头脑灵活;记忆力和理解力强。 |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 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