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cheng

大成

拼音da cheng
注音ㄉㄚˋ ㄔㄥˊ

词语解释

大成[ da cheng ]

1. 大的成就。指事功。

2. 大的成就。指学问。

3. 大的成就。指道德。

4. 完备。

5. 特指某类事物的各个方面相当完备。

6. 复姓。古代有大成执。见汉刘向《新序·杂事五》。

引证解释

1. 大的成就。指事功。

《易·井》:“元吉在上,大成也。”
孔颖达 疏:“上六所以能获元吉者,只为居井之上,井功大成者也。”
《诗·小雅·车攻》:“允矣君子,展也大成。”
郑玄 笺:“大成,谓致太平也。”

2. 大的成就。指学问。

《礼记·学记》:“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3. 大的成就。指道德。

《孟子·万章下》:“孔子 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赵岐 注:“孔子 集先圣之大道,以成己之圣德者也。”
明 方孝孺 《崔浩》:“若圣贤之大成,则岂如斯而止哉。”

4. 完备。

《老子》:“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5. 特指某类事物的各个方面相当完备。

宋 秦观 《韩愈论》:“杜 氏、 韩 氏亦集诗文之大成者歟!”
陈垣 《<史讳举例>序》:“海寧 周广业 ......著《经史避名滙攷》四十六卷,可谓避讳史料之大成也。”

6. 复姓。古代有 大成执。见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五》。

国语辞典

大成[ da cheng ]

1. 伟大的成就。

《礼记·学记》:「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也者,金声而玉振也。」

2. 古乐一变为一成,九变而乐终,至九成完毕,称为「大成」。后来引申为集合前人的学说或主张,形成完整的体系。

《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3. 南北朝北周宣帝的年号(西元579)。

分字解释

※ "大成"的意思解释、大成是什么意思由语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泰山风景以壮丽着称。累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岚光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成为我国山水名胜的集大成者。

2.圣人无名,则是大成者将凡人们馋涎欲滴的名利看的极淡,更是笑看各项闪烁着熠熠光芒的虚名。

3.科学决不是也永远不会是一本写完了的书。每一项重大成就都会带来新的问题。任何一个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出现新的严重的困难。

4.罗大成所在阳武寨的守将杨琪,在边寨所有守将中是出名凶悍的一个,又与辽国有杀亲大仇,因此时不时地会派兵与对面辽军展开对攻,以发泄心中怨愤。

5.少年侯六在神秘的白狼道士李端白,以及留洋归来的古怪仵作查理王的带领之下,经历了一段极为有趣的走南闯北的云游生活,并安然长大成*。

6.当这项伟大成就被毫无事实依据的指责严重玷污时,我们感到被侮辱并痛苦万状。

7.在晚酌间看成群的儿女长大成*。

8.京戏集后世南北诸多大戏流派之所长,集大成,区区戏曲雏形的南戏难以望其项背。

9., 智者是为获得最大成就的人保留的称号。

10.二零零九年十月一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庆祝大会,展现了在各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振奋人心,也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