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eyi

写意

拼音xie yi
注音ㄒ一ㄝˇ 一ˋ

繁体寫意

词语解释

写意[ xie yi ]

1. 国画的一种画法,不求工细,着意注重表现神态和抒发作者的意趣(跟“工笔”相对)

人家端午日画的钟馗,不过是用硃笔大写意,钩两笔罢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freehand brushwork in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characterized by vivid expression and bold outline);

写意[ xie yi ]

1. 〈方〉:适意;舒服。

倒去让格格老太婆写意?——《负曝闲谈》

comfortable;

2. 〈方〉:容易;轻松。

耐倒说得写意哚。——《海上花列传》

easy;

3. 〈方〉:漂亮;大方。

瑞生阿哥倒蛮写意个人。——《海上花列传》

handsome;

引证解释

1. 披露心意,抒写心意。

《战国策·赵策二》:“忠可以写意,信可以远期。”
唐 李白 《扶风豪士歌》:“原、尝、春、陵 六国时,开心写意君所知。堂中各有三千士,明日报恩知是谁。”
宋 陈造 《自适》诗之一:“酒可销闲时得醉,诗凭写意不求工。”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今人之论词,大概如昔人之论诗。主格者其 歷下 之摹古乎!主趣者其 公安 之写意乎!”

2. 中国画的一种画法。不求工细形似,只求以精练之笔勾勒景物的神态,抒发作者的情趣。

元 夏文彦 《图画宝鉴》卷三:“〔 仲仁 〕以墨晕作梅,如花影然,别成一家,所谓写意者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樱唇上调朱,莲腮上临稿,写意儿几笔红桃......薄命人写了一幅桃花照。”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十一》:“倪云林、唐伯虎 之用水墨作画,惟其写意,斯称大雅。”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记苏联版画展览会》:“我们的绘画,从 宋 以来就盛行‘写意’。”

3. 方言。舒适;不费力。

巴金 《死亡》第十五章:“这时候别人睡在温暖的被窝里多么写意!”
阿英 《盐乡杂信》三:“这一次的澡,洗得确实比 上海 的温泉写意。”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三:“曲而美的条件是,人物的姿态、动作、形状,必须明显地有一种‘毋庸费力’或‘便于省力’的暗示,如 苏州 人所谓‘写意’。”

国语辞典

写意[ xie yi ]

1. 抒发心意。

《战国策·赵策二》:「忠可以写意,信可以远期。」
唐·李白〈扶风豪士歌〉:「原、尝、春、陵六国时,开心写意君所知。」

2. 国画传统画法之一。以简练的笔墨勾勒出物体的神态,以表达意境,不重视细部的写实。

满意 惬意 称心 舒服 舒适

烦恼 违心

3. 舒服惬意。

如:「到风景明媚处度假是非常写意的事情。」

分字解释

※ "写意"的意思解释、写意是什么意思由语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竹林夕阳下,一道道穿林的斜阳光柱,映照在他颀长清瘦的身体上,他俊眼微闭,须眉微张,挺鼻轻嗅,唇角轻扬,又若在思量什么。此刻他安静的仿佛与自然荣为了一体,就如一幅淡青浅赭的写意画。

2.都是大自然中瞬息万变的景观,而其泼墨写意的神妙,绝非世间任何丹青妙手能及!我越来越发现更多造化留下的鬼斧神工的痕迹!置之死地而后生,信焉。

3.如果说苏州城像一幅精雕细镂的工笔画卷,那么这儿就像一幅写意的山水小品。

4.荷花的根生长在淤泥之中,开出的花儿却是如此美艳。与其哀叹自己的种种不幸磨难,不如迎着太阳走,把阴影抛在身后。用微笑写意每个黎明,把快乐填满每个角落。

5.使其更加形象、逼真,形成古典淳厚的风格,大写意的浪漫主义艺术造型,已成为艺术收藏品,现代居室装饰品,吉祥物。

6.布衣单剑,轻松写意的站着,周身的浩然正气却渊渟岳峙,不动如山,正气笼罩的右崖就像一尊持剑的天神,凛然不可侵犯。

7.大家之作,其言情也比沁人心脾,其写意也比豁人耳目。其跸脱口而出,无矫揉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王国维

8.他们的故事,于是也就只能像干干几笔写意的山水:传统的安分中透着潜藏的不羁,宿命的无奈里压住澎湃的不甘;纵然的刹那的美丽,预卜的竟也是阶前雨滴到天明的凄冷。

9.用孜孜不倦去追求,拼搏的精神来钻研,让知识浇灌心田,用激情去迎接困难,用青春写意一片赞叹,祝愿大学生活充实饱满,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开创美丽的明天。

10.春雨不同于夏雨的倾盆;不同于秋雨的沉闷,更不同于冬雨的冰冷。春雨如丝、如雾、如烟、如潮。透过春雨,世间万物如同写意画一般,淡淡地,蒙蒙地,若隐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