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
词语解释
一脉[ yi mai ]
1. 河流或山脉的一支。犹言一线,一缕。多用于连贯相承的事物。亲族、师弟、诗文等前后相承的一系。中医指一种脉象。
引证解释
1. 亦作“一脉”。
2. 河流或山脉的一支。
引宋 惠洪 《同超然无尘饭柏林寺分题得栢字》:“勿轻一脉微,去涨万顷泽。”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八:“太行 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
许地山 《换巢鸾凤》:“和鸾 所住的屋子靠近山边,屋后一脉流水,四围都是竹林。”
3. 犹言一线,一缕。多用于连贯相承的事物。
引元 张养浩 《秋日梨花》诗:“只知秋色千林老,争信阳和一脉存。”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不知 孔子 教泽之远,自然遍及三千七千,乃至万万世之同守斯文一脉者。”
清 万玉卿 《潇湘怨·撰诔》:“到今日呵,知他一脉情肠,两下各千迴百折。”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一》:“去年 北京 戒严时亦尝恢复杀头,虽延国粹于一脉乎,而亦不可谓非天下奇事之三也。”
4. 亲族、师弟、诗文等前后相承的一系。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三:“〔 娃娘 〕亦且认是自家中表兄妹一脉,甜言软语,更不羞涩。”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南门六家, 竹横港 十八家, 下佃 一家,派虽远,亦是一脉。”
清 阮元 《书梁昭明太子文选序后》:“是《四书》排偶之文,真乃上接 唐、宋 四六为一脉,为文之正统也。”
5. 中医指一种脉象。
引《素问·阴阳别论》“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 唐 王冰 注:“五阳谓五臟之阳气也。五臟应时,各形一脉,一脉之内,包总五臟之阳,五五相乘,故二十五阳也。”
国语辞典
一脉[ yi mai ]
1. 前后相接、连绵不绝的一线。
引《西游记·第二二回》:「行过黄风岭,进西却是一脉平阳之地。」
2. 血统或派别相承的一系。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亦且认是自家表兄妹一脉,甜言软语,更不羞缩。」
《歧路灯·第九二回》:「祖宗一脉,梦寐难忘 。」
例如:「一脉相传」。
3. 河流或山脉的一支。
引宋·陆游〈鲁墟〉诗:「青园旧墅千峰立,绿引官河一脉分。」
分字解释
造句
1.既然目标是遥远的地平线,就该多一些冷静和从容。秋天的累累硕果全靠春天的辛勤播种;成为大海的一脉热血,全靠小溪日夜不停地奔涌。
2.国防建设一心一意,鱼水情深一点一滴,科技强军一钻一研,钢铁意志一锤一炼;长征精神一脉一承,威武之师一举一动,八一军魂一聚一凝,和平使命众志成城!
3., 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与中国人民历来勤劳勇敢是一脉相承的。
4.讲文明一心一意,树新风一丝不苟,讲诚信一言九鼎,倡低碳一生一世,促和谐一马当先,传经典一字一句,扬正气一脉相承,爱祖国一往情深!
5., 其理论体大思精,高屋建瓴,既具前瞻性,又有全局性;既宏观谋划,又微观着眼;既一脉相承,又有扬弃和拓展。
6.唯有樱花一脉,清芳万里,庄静无匹,潇潇漫漫,尽呈天地,这样端庄高雅的花卉,才配用以陪衬一百零七天上、诸神领境中的那一道难忘的风景。
7.觊觎名利、与黄帅们的“狂言妄语一脉相承”,“肃清流毒”之类,明显偏离了作品探讨本身,转而“诛心”了。
8.更是大大的笑话了,整个修气一脉的解禁者都会鄙夷自己,威信扫地,韩真人这一分支的弟子也都会因此抬不起头来。
9.说吉大既博大又精深,“博大到‘美丽的长春市坐落在吉大校园中’,近7万在校学子一脉相连......”。
10.菊花盛开果飘香,霜降时节树叶黄,一阵秋雨一阵凉,秋风瑟瑟雁南方,一脉秋水一寸芳,天高云淡气温爽。霜降节气已来到,注意冷暖变化添衣裳。
相关词语
- yi bu一部
- yi wu一物
- yi ye一夜
- yi xin wu er一心无二
- yi du一度
- yi tou一头
- yi tian一天
- yi gu zuo qi一鼓作气
- yi ben zheng jing一本正经
- yi pian一片
- yi lu ren一路人
- da dong mai大动脉
- yi qie一切
- yi fen一分
- yi hui er一会儿
- yi ju一匊
- luan zuo yi tuan乱作一团
- yi ke一刻
- yi lu一路
- ri shen yi ri日慎一日
- yi shou一手
- yi fen wei er一分为二
- yi se一色
- yi yi dang bai一以当百
- yi kuai一块
- yi chu一出
- yi da一打
- yan yan yi xi奄奄一息
- yi di一滴
- shi er mai十二脉
- yi gan er jing一干二净
- shang yi quan bai赏一劝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