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uang huang bu ke zhong ri
注音ㄏㄨㄤˊ ㄏㄨㄤˊ ㄅㄨˋ ㄎㄜˇ ㄓㄨㄥ ㄖˋ
成语解释
惶惶不可终日
词性动词
1. 形容心中惶急,觉得一天也过不下去。
1. 形容心中惶急,觉得一天也过不下去。
引王西彦 《古屋》第五部五:“在未得到最后结果以前,就惶惶不可终日,弄得寝食不安,形容枯瘦。”
马识途 《信念》:“我却因为处在他们文艺突破口的风头上,更是搞得惶惶不可终日。”
1.在我军多次围剿下,这股土匪已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惶惶不可终日了。
2.患者情绪低落,感到死神就要降临到自己头上,惶惶不可终日,出现心理恐慌和惧怕。
3.我每天惶惶不可终日地深怕关我的家伙基于某种人道主义观念的误导可能会一时冲动改变我单调的伙食,拿其它难以下咽的玩意取代这天幸的盖浇饭。
4.尽管哈马斯的火箭弹很少伤到人,但确实使许多以色列人惶惶不可终日,惹恼了整国人。
5.具有这种人格特征的人,容易把本来没有危险的人和事视为对自己的严重威胁,从而惶惶不可终日。
6.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犯罪分子惶惶不可终日。
7.事实上我就知道,有些基督教徒确实相信基督复临巳经迫在眉睫了,我还认识一位牧师,他把他的教徒吓得惶惶不可终日,说什麽基督即将来临。
8.事上之事,有阴必有阳,有正必有邪,僵尸为祸,搞得六畜不安,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9.实际上犯罪人逃避刑事追究后惶惶不可终日的生活对其无疑也是一种惩罚,这种惩罚包括道义与身心两个方面。
10.你们要受制于那些恨你们的人,你们将要惶惶不可终日;没有人追赶,也要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