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di

因地

拼音yin di
注音一ㄣ ㄉ一ˋ

词语解释

因地[ yin di ]

1. 原委;因由。

引证解释

1. 原委;因由。参见“因果”。

《水浒传》第二六回:“何九叔 道:‘小人并然不知前后因地,忽於正月二十二日在家,只见开茶坊的 王婆 来呼唤小人殮 武大郎 尸首。’”

国语辞典

因地[ yin di ]

1. 原因、缘由。也作「因依」。

《水浒传·第二六回》:「小人并然不知前后因地,忽于正月二十二日在家,只见开茶坊的王婆来呼唤小人,殓武大郎尸首。」

分字解释

※ "因地"的意思解释、因地是什么意思由语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一楼;乡思?二楼;名者?三楼;料理?四楼;火锅?五楼;因地制宜?还是六楼的露天烧烤?“什么,这些都可以。

2.根据党中央的政策,省政府因地制宜的制定了很多的具体措施,满足了人民文化生活的需要。

3.我们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经济。

4.杭州西湖妙在天趣,苏州园林则贵在人工。在一个不大的天地里,因地制宜,沿阜垒土,种植花木,建造亭榭,由此而出现多样且幽美的画面,达到“不出城市而共获山林怡”的境界,此乃苏州园林的独特之处。

5.除草很早受到重视,但到战国时代因农具改良而效率提高,并且把中耕除草的勤做多次和做得细致周到,提到很重要的地位,此外,还强调不违农时和因地制宜,也注意到选用良种和防治虫害。

6.不同的城乡均应因地制宜,发展最适合的产业。

7.同时,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因地制宜培育中医药、马铃薯、草食畜牧、蔬菜、小杂粮等产业,并派出3800多名科技人才下乡助农解决技术难题。

8.发展养殖业就好比种庄稼一样,必须要因地制宜,千万不能像过去那样一竿子打下水,搞一刀切,我们还必须要尊重主人的意愿。

9.志同道合的同仁,由于人心善变,不久之后,可能变成志不同,道不合。各种内外环境的变数,更是随时出现。中国式管理主张依理应变,凡事依据原则,则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应变,以求合理。曾仕强

10.农民常因地制宜,种植适合当地风土的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