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
词语解释
咄咄[ duo duo ]
1. 感慨声;表示感慨;表示责备或惊诧。
例咄咄怪事。
英tut-tut; threatening; menacing; aggressive;
引证解释
1. 感叹声。表示感慨。
引《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咄咄 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
晋 陆机 《东宫》诗:“冉冉逝将老,咄咄奈老何!”
唐 李益 《北至太原》诗:“咄咄薄游客,斯言殊不刊。”
鲁迅 《集外集·斯巴达之魂》:“咄咄危哉!大事去矣!”
2. 感叹声。表示责备或惊诧。
引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一:“〔其姊〕咄咄责妹曰:‘何处无婚姻,必欲与我共一壻?’”
《人民文学》1981年第7期:“人们对他的行动咄咄称奇。”
3. 呼驴马等牲畜之声。
引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鸟兽呼音》:“留都呼马驘驴曰咄咄。”
国语辞典
咄咄[ duo duo ]
1. 感叹声、惊怪声。
引《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严光传》:「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
唐·袁郊《红线》:「嵩闻之,日夜忧闷,咄咄自语,计无所出。」
英语to cluck one's tongue, tut-tut
分字解释
造句
1.他丹凤流光,他发如瀑布,他松散的衣襟贴着修长的身躯,他整个人都并发出强烈灼目的光彩。他咄咄逼人,他暧昧诱惑,他的薄唇一直浮着难以琢磨的微笑。周梦
2.小智者咄咄逼人,小善者斤斤计较,小骄傲者则露出不可一世的傲慢脸相。
3.被你这样咄咄逼人地追问,他就更慌了!
4.博大人何必杞人忧天,我索伦兵连克四峰,虽然伤亡惨重,但虎威不减,眼下正当要功标青史之际,大人倒是体恤起索伦兵的艰辛,真是咄咄怪事。
5.他又生气了,平时那充满笑意的大眼睛,此刻射出两道寒光,咄咄逼人,牙齿咬得吱吱响,鼻子里喘着粗气,好像缺氧似的。
6.他身高六英尺,长得精瘦。他的目光锐利,咄咄逼人。他生就一只细长的鹰钩鼻子,给他平添几分机警而果断的神态。他下颚突出方正,说明他行事坚定。
7.咄咄逼人的猜忌不会再出现,春风拂过牵挂的梦湾,虽然还带着料峭的寒意,但却足以温暖被爱包围的心扉。腼腆的心事写满新年的首页,愿来年的心海充满诗意的生机!
8.面对敌人的步步紧逼、咄咄逼人,我们的方针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
9.从容不迫的举止,比起咄咄逼人的态度,更能令人心折。三毛
10.沉默包含了多少力量啊。咄咄逼人的进攻只是一种假象,一种诡计,人们常常用它在自己和世界面前遮掩弱点。真正持久的力量存在于忍受中。
相关词语
- duo duo bi ren咄咄逼人
- duo he咄呵
- duo duo guai shi咄咄怪事
- duo duo咄咄
- le jie ku duo乐嗟苦咄
- gu duo汩咄
- shu kong duo duo书空咄咄
- duo nuo咄诺
- guai shi duo duo怪事咄咄
- duo duo shu kong咄咄书空
- duo jie咄嗟
- he duo呵咄
- zhen duo震咄
- gu duo xi骨咄犀
- duo jie bian ban咄嗟便办
- dao duo忉咄
- duo jie咄唶
- duo jie zhi jian咄嗟之间
- duo ma咄骂
- duo cui咄啐
- duo jie li ban咄嗟立办
- duo nuo咄喏
- zha duo咤咄
- chi duo叱咄
- gu duo骨咄
- duo chi咄叱
- shang duo商咄
- duo jie chi zha咄嗟叱咤
- zi duo嗞咄
- nang nang duo duo囊囊咄咄
- he duo诃咄
- duo chu咄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