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iyi

制宜

拼音zhi yi
注音ㄓˋ 一ˊ

词语解释

制宜[ zhi yi ]

1. 谓区别不同的情况而制定适宜的方式方法。

引证解释

1. 谓区别不同的情况而制定适宜的方式方法。

《汉书·武帝纪》:“稽诸往古,制宜於今。”
《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用兵有缓有急,当随时制宜。”
《清史稿·礼志二》:“礼贵制宜,孝当承志。”

分字解释

※ "制宜"的意思解释、制宜是什么意思由语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为促进资源使用效率,以厚植民众健康,运用模式能因时制宜,做动态的应变,才能随时达成全民最大的期望。

2.种植农作物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跟风。

3.吴金印没有退却,将平面坝改成拱形坝,又因地制宜采用圈洞造田、闸沟造田等多种方法,终于经受住洪水考验,梯田里结出了金灿灿的果实。

4.对此,因地制宜地设计采用抗剪键、置换混凝土垫块加锚筋,设置深孔固结灌浆加钢筋网等措施,施工简单,投资节省。

5.就拿洗澡说,没有专门的洗浴场所,官兵们因地制宜,拿着塑料布沿着四根树干绕上几圈,顶上再搭一个水槽,就成了一个简易的澡房。

6.旧城区改造应该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尤其是对历史文化名城的旧城改造,更要持慎重态度。

7.做思想工作,不但要耐心细致,还要因人制宜,切不可“一刀切”。

8.我们应因地制宜,不能求简单化一。

9.义者,宜也,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之意也。

10.学习外地经验,绝不能生搬硬套,而要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