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
词语解释
金陵[ jin ling ]
1. 古邑名。今南京市的别称。战国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灭越后在今南京市清凉山(石城山)设金陵邑。
2. 中晩唐人常以指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
3. 北魏拓跋珪陵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故盛乐城西北。
4. 指四川铜陵山。
引证解释
1. 古邑名。今 南京市 的别称。 战国 楚威王 七年(公元前333年)灭 越 后在今 南京市 清凉山 ( 石城山 )设 金陵邑。
引南朝 齐 谢朓 《鼓吹曲·入朝曲》:“江 南佳丽地, 金陵 帝王州。”
唐 李白 《金陵歌送别范宣》:“金陵 昔时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
2. 中晚 唐 人常以指 润州 (今 江苏省 镇江市 )。
引唐 李绅 《宿瓜州》诗:“烟昏水郭津亭晚,迴望 金陵 若动摇。”
唐 杜牧 《杜秋娘》诗序:“杜秋,金陵 女也。”
冯集梧 注:“...... 唐 人谓 京口 亦曰 金陵。”
宋 王楙 《野客丛书·北固甘罗》:“赵璘 《因话録》言 李勉 至 金陵,屡讚 招隐寺 标致。盖时人称 京口 亦曰 金陵。”
3. 北魏 拓跋珪 陵墓。在今 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故 盛乐城 西北。
引《魏书·太祖纪》:“永兴 二年九月甲寅,上諡 宣武皇帝,葬於 盛乐 金陵。”
4. 指 四川 铜陵山。
引唐 王勃 《为人与蜀城父老书》:“山分玉字,水向 金陵。”
蒋清翊 注引《后汉书·公孙述传》注:“蜀 有 铜陵山。”
国语辞典
金陵[ jin ling ]
1. 地名。即今南京市及江宁县地。战国楚时为金陵邑,秦时称秣陵,三国吴建都于此,改名建业。唐时称升州,南唐建西都,改为江宁府,宋时又改为建康府。明初定都于此,称应天府,清时改为江宁府。
英语pre-Han name for Nanjing, common place name
法语Jinling (ancien nom de Nankin)
分字解释
造句
1.再说吴君邀真君同下金陵,遨游山水,既而欲买舟上豫章,打头风不息。
2.那天,金陵晚报记者看到了这张五彩缤纷的美食地图,由于有的地方不止有一种小吃,所以,她们在标注时,分别用不同颜色笔予以描绘。
3.金陵栅口原来人迹罕至,万历末年竟然也有僧人开起茶店。
4.查文徽率领大批金陵高官昂然直入,正被官员硕儒责问的满头大汗的郝顺仁慌忙逃出包围圈,小步跑上前去,做势就要下跪:“查大人,您老人家怎么也玉趾到访?”。
5.积淀深厚、雅逸超然的金陵风骨是江苏省国画院传承延展的血脉渊源,标新立异、其命维新的进取精神是江苏省国画院坚定不移的学术方向。
6.金陵雨花石,质佳量丰,设在这里的曹家江宁织造署,钟鸣鼎食,诗礼簪缨,是不可没有珍藏的雨花石佳品作为厅堂摆设的。
7.【金陵晚报报道】从12月16日起,公交南龙线、南上线、南隆线实施调整改造。
8.唐群英感触颇深,欣然写下了《金陵访旧有感》,诗曰:纷纷姊妹尽华裙,顾我何忧彻骨贫,不见梅花亭外立,西风岭上好精神。
9.秣陵,是南京历史上的一个别称,过去的观点认为,秦始皇为了压制金陵王气,贬低金陵,将“金陵”改为“秣陵”,“秣”是军马粮草的意思。
10.然而,雄心万丈的李白亦写出了《登金陵凤凰台》诗,诗中那“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等绝句,足可与崔诗媲美,更显意境高远。
相关词语
- xin ling信陵
- jin guang金光
- wu jin五金
- jin se jie金色界
- jiang jin奖金
- bai jin白金
- huang jin黄金
- jin qi金戚
- jin guang shan shan金光闪闪
- jin chai shi er金钗十二
- qing dong ling清东陵
- jin qi金砌
- jin qian金钱
- zhi jin职金
- jin yi dan金衣丹
- hei jin黑金
- mei jin美金
- nian jin年金
- jin qi金器
- zhi jin织金
- jin long金龙
- she xiang jin麝香金
- zi jin资金
- cun tu chi jin寸土尺金
- zhang dao ling张道陵
- ji jin基金
- nan jin dong jian南金东箭
- jin sheng yu zhen金声玉振
- jin bi金币
- ming jin命金
- jin zheng金正
- hei se jin shu黑色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