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历
词语解释
历历[ li li ]
1. 物体或景象一个个清晰分明。
例历历可数。
历历在目。
英distinctly; clearly;
引证解释
1. 清晰貌。
引《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玉衡指孟冬,众星何歷歷。”
唐 杜甫 《历历》诗:“歷歷 开元 事,分明在眼前。”
宋 孔平仲 《月夜》诗:“更登高处望,歷歷见湖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桂庵》:“景物歷歷,如在目前。”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三章六:“两岸的风物都历历如画。”
2. 逐一,一一。
引唐 韩愈 《送李正字归》诗:“歷歷余所经,悠悠子当返。”
明 高启 《门有车马客行》:“对案未能食,歷歷问桑梓。”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善饮者歷歷尝之曰:‘此 南京 酒也,此 苏州 酒也。’”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札记·同治壬戌十月初七日》:“计看此俱已三过,故歷歷翻去,殊不费目力。”
3. 排列成行。
引《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二·陇西行》:“天上何所有,歷歷种白榆。”
《楚辞·刘向<九叹·惜贤>》“登长陵而四望兮,览芷圃之蠡蠡” 汉 王逸 注:“蠡蠡犹歷歷,行列貌也。”
宋 司马光 《静斋》诗:“聊窥碧甃缺,寒草生歷歷。”
4. 犹历录。参见“歷録”。
引《诗·小雅·斯干》“约之阁阁” 毛 传:“阁阁,犹歷歷。”
马瑞辰 通释:“《传》云:‘阁阁犹歷歷’者,谓束板歷録之貌。”
5. 零落貌。
引清 钱谦益 《东归漫兴》诗:“招魂倘有 巫阳 在,歷歷残棋忍重看。”
6. 象声词。
引唐 曹唐 《赠南岳冯处士》诗:“穿厨歷歷泉声细,绕屋悠悠树影斜。”
元 耶律楚材 《再用张敏之韵》:“悲歌声歷歷,雅调韵洋洋。”
明 高启 《鹤瓢》诗之二:“醉听树头风歷歷,还疑秋傍九皋鸣。”
国语辞典
历历[ li li ]
1. 清楚明白,分明可数。
引唐·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春草萋萋鹦鹉洲。」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历历述说平生事,无一不记。」
分字解释
造句
1.莫如志老先生虽然辞世了,但他那秉性笃直、胸怀豁爽、恬淡自处、不乐荣达、德高望重的高尚情操,以及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仍然历历在目。
2.虽然这段记忆已被尘封多年,但毕竟刻骨铭心,只要有人一提起,我仍然会感到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3.当岁月流逝,所有的东西都消失殆尽的时,唯有空中飘荡的气味还恋恋不散zaojv.c om,让往事历历在目。”。普鲁斯特
4.回忆毕业时的情景,许多珍贵的瞬间仿佛历历在目。
5.她的头、胸、腹、腿部历历在目,青丝飘洒在滇池的波光浪影之中,显得丰姿绰约,妩媚动人,所以又叫睡美人。
6.出阳台宫北上,是新建的愚公移山群雕,老愚公率领子孙叩石垦壤、移山填海的情景历历在目,惟妙惟肖。
7.父爱如山,历历在目,犹如和煦的阳光,仿佛宽广的大海,把儿女包围其中,无论是儿时的欢笑,年少时的生长,还是踏入社会,以至到为人母人父,您的关爱和祝福与儿女同在!父亲节快乐。
8.而在每一个转角,每一个绳结之中其实都有一个秘密的记号,当时的我们茫然不知,却在回首之时,蓦然间发现一切脉络历历在目,方才微笑地领悟了痛苦和忧伤的来处。
9.以前无论养啥,最后散摊子的结果依然历历在目,看来大家凑在一起还真没那个发家的命。
10.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抗灾舟曲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相关词语
- li dai历代
- li shi历史
- jiang li江历
- li nian历年
- wan nian li万年历
- nian li年历
- li li zai mu历历在目
- ge li li格里历
- xue li学历
- li shi历时
- mai wu li买物历
- bo li拨历
- zang li藏历
- tui li推历
- huo li火历
- li shi guan历史观
- chang li昌历
- jing li径历
- zong li总历
- li xiang历象
- jian li简历
- you li游历
- li tou历头
- ying li膺历
- li di历底
- li xu历序
- wu li吴历
- zhi li治历
- yin li殷历
- jiao bi li zhi交臂历指
- cao li槽历
- hua li华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