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li

自利

拼音zi li
注音ㄗˋ ㄌ一ˋ

词语解释

自利[ zi li ]

1. 自己得好处。谓只图个人私利。

引证解释

1. 自己得好处。谓只图个人私利。

《国语·晋语二》:“抑挠志以从君,为废人以自利也。”
《墨子·非攻上》:“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清 黄宗羲 《原君》:“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没君之道固如是乎?”
鲁迅 《书信集·致杨霁云》:“然而若干叭儿,忽然转向,又挂新招牌以自利。”

国语辞典

自利[ zi li ]

1. 只图自己的利益。

《庄子·让王》:「乐与政为政,乐与治为治,不以人之坏自成也,不以人之卑自高也,不以遭时自利也。」

分字解释

※ "自利"的意思解释、自利是什么意思由语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社会强烈呼唤道德、良知、求真、向善、自利利他的中国精神。

2.父母溺爱和娇惯孩子,满足他们的任性要求,他们长成就会堕落,成为意志薄弱、自私自利的人。因此,父母的爱不应该是盲目的......捷尔任斯基

3.他们两个半斤八两,全都是自私自利的小人。

4.大自然能够让人了解我们内在的心灵,它静谧而美丽它带给我们崇高的理念不论是邪恶的言辞、偏见、自私自利者的鄙视、毫无善意的寒暄以及日常生活的人情淡薄都不能战胜我们,也不能剥夺我们这个愉快的信念;眼中所见的自然充满神的恩赐。

5., 教书的老先生给他起了个中文名字"薄复礼",意思是遵循中国圣人的道德标准,不自私自利,以克己复礼为荣。

6.自信自觉,自利利他;把握根本,不泥表相;超越对立,当下安心;不执是非,勤修正行;逆顺达观,解脱自在。

7.自私自利人人憎,大公无私人人敬。民谚

8.军阀与绿林从各自利益出发,各取所需,从而出现了绿林向军阀部队的大量转化.

9.世界上的事就是这样:越是卑鄙无耻、自私自利的人,越是得势,横行霸道。

10.再来是“不自私”和“不自利”,这两者在六大宗旨中是有连带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