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的
词语解释
标的[ biao di ]
1. 箭靶;比喻目的或目标。
英target;
2. 指经济合同当事人双方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如货物、劳务、工程项目等。
英object;
引证解释
1. 箭靶子。
引唐 韩愈 《国子助教河东薛君墓志铭》:“后九月九日,大会射,设标的,高出百数十尺,令曰:中,酬锦与金若干。”
2. 引申为目标或目的。
引清 颜元 《四存编·存学编·性理评》:“先生蒐辑先儒之説而断以己意,汇别区分,文从字顺,妙得圣人之本旨,昭示斯道之标的。”
李大钊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私有财产制及其不公,是他们攻击的标的。”
3. 准则。
引汉 高诱 《<吕氏春秋>序》:“然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
宋 司马光 《李仆射穆谥文恭议》:“夫事亲尽诚,与人不欺,行有标的,言有规括,忠信接礼之谓矣。”
4. 谓以之为准则、楷模。
引《世说新语·言语》“王中郎 令 伏玄度、习凿齿 论 青 楚 人物” 刘孝标 注引《王中郎传》:“坦之 气度淳深,孝友天至,誉辑朝野,标的当时。”
5. 犹标志。
引《晋书·王彪之传》:“为政之道,以得贤为急,非谓雍容廊庙,标的而已。”
宋 鲁应龙 《闲窗括异志》:“寺有寳塔极高峻,层层用四方灯点照。 东海 行舟者,皆望此为标的焉。”
国语辞典
标的[ biao di ]
1. 箭靶子。
引唐·韩愈〈国子助教河东薛君墓志铭〉:「后九月九日,大会射,设标的,高出百数十尺。」
近目标
2. 目标、准则。
引汉·高诱〈吕氏春秋序〉:「然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
《宋史·卷四三五·儒林传五·胡安国传》:「安国彊学力行,以圣人为标的,志于康济时艰。」
3. 标志、记号。
引《晋书·卷七六·王廙传》:「为政之道,以得贤为急,非谓雍容廊庙,标的而已。」
分字解释
造句
1., 攻击某一点的时候,应能同时也威胁到另外一点,而且在必要的时候,确能把突出的力量转移过去。只有具备这种选择目标的灵活性,战略才有可能适应形势的突然变化。
2.如果片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忽视了教师作用的发挥,忽视了师生的互动,学生的学习将会成为没有目标的盲目探索,讨论交流将成为不着边际的漫谈,意义建构将会事倍功半。
3.一百零五、首先谈了教育类服务商标的作用,然后从与“名称权”保护的比较中重点阐述了教育类服务商标注册的重要性。
4.人一旦定下自己的目标,就应当一个心思地朝着实现目标的方向前进,途中不能左顾右盼见异思迁。
5.骑兵们将骑枪紧挟于臂下进行冲锋,将人马全力冲击巨大动能转为对目标的恐怖杀伤力,故而成为战场上当之无愧之王者。
6.在睡梦中被惊醒的大辽水兵现在惊慌失措,看着在燃烧的海面,人在各只船面上漫无目标的跑来跑去、跳来跳去。
7.这个世界上没有目标的人一定是为有目标的人而工作的。没有目标你就没有行动力,别人也没有办法帮助你。
8.一个没有理想的人,好似一枝没有准星的枪,一个没有目标的人,好似一只到处纷飞的羽毛,往往有时候我们都有一双攀天巨足,往往有时候我们都有一双腾飞的翅膀,唯独没有一双洞察人间迷雾的双眸和一个体味人生百态的心房。
9.教师良好的情绪智力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它可以促进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提高师生创造力水平,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10.成功的奥秘在于目标的坚定。迪斯雷利。
相关词语
- biao zhi标志
- zhong di中的
- wu li de屋里的
- biao ding标定
- di xin的信
- lu biao路标
- shui shi zui ke ai de ren谁是最可爱的人
- biao ti标题
- di yi que er的一确二
- shuo hua de说话的
- zha zha de乍乍的
- guang biao光标
- mu di目的
- mu biao目标
- zhi di质的
- di shi的是
- shi bai de是百的
- biao du标度
- biao zhun标准
- di shi的士
- biao jia标价
- zen de怎的
- jia li de家里的
- ruan mu biao软目标
- hui biao会标
- you de有的
- de dui的对
- xia de下的
- feng biao风标
- guang de bo li er xiang xing光的波粒二象性
- ma de妈的
- wu de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