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eng

爱憎

拼音ai zeng
注音ㄞˋ ㄗㄥ

繁体愛憎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爱憎[ ai zeng ]

1. 爱和恨。

love and hate;

引证解释

1. 犹好恶。

《韩非子·说难》:“故 弥子 之行未变於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变也。”
唐 元稹 《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投分多然诺,忘言少爱憎。”
《明史·李默传》:“然性褊浅,用爱憎为轩輊。”
巴金 《忆鲁迅先生》:“我常常想到这个瘦小的老人,我常常记起他那些含着强烈的爱憎的文章。”

2. 指谗佞之人。谓只凭爱憎而无是非,故称。

《南史·任昉传》:“齐明帝 深加器异,欲大相擢引,为爱憎所白,乃除太子步兵校尉,掌东宫书记。”
《资治通鉴·魏明帝太和六年》:“〔 虞翻 〕欲諫不敢,作表以示 吕岱,岱 不报。为爱憎所白,復徙 苍梧 猛陵。”
胡三省 注:“谗佞之人,有爱有憎,而无公是非,故谓之爱憎。”

3. 谓憎恨。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一》:“〔 董卓 〕刑罚残酷,爱憎相害,寃死者数千人。”

国语辞典

爱憎[ ai zeng ]

1. 喜好和憎恶。

《韩非子·说难》:「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变也。」
唐·元稹〈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投分多然诺,忘言少爱憎。」

分字解释

※ "爱憎"的意思解释、爱憎是什么意思由语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我们不能敌我不分,要做到爱憎分明。

2.小明是一个有情有义,容易感动,爱憎分明,表里如一的孩子。

3.通过几次跟随闻大姐采访,使我认识到,她是个爱憎分明的人,她微笑着面对读者,她怒目呵叱那些不道德的人。

4.要革新技术,爱憎分明。

5.见钱江在辱骂蒙悟,王小梦立刻就不淡定了,虽说她现在已经改变了许多,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冲动、爱憎分明的性格就摆在那里。

6.几乎所有的人都被紫衣公主的爱憎分明,和豁达气度给折服了!人们跪在地上,嘴里却是大声的喊道“殿下啊!您可不能这样啊!这可是折杀我们了!”。

7.艾老师是个爱憎分明、疾恶如仇的人。

8.学习雷锋同志,就是要继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他:爱憎分明的革命立场、言行一致的人生观点、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团结友爱的乐观精神、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与时俱进的历史责任、无私奉献的社会品德。

9., 学习雷锋同志,就是要继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他:爱憎分明的革命立场、言行一致的人生观点、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团结友爱的乐观精神、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与时俱进的历史责任、无私奉献的社会品德。

10.矮人的性格非常爽朗,爱憎分明,但是极度嗜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