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
词语解释
避暑[ bi shu ]
1. 到凉爽的地方度过炎热的暑期。
英pass the summer holidays; be away for the summer holidays; spend a holiday at a summer resort;
2. 避免中暑。
英prevent sunstroke;
引证解释
1. 辟除暑热;免受暑热。
引《墨子·公孟》:“今我问曰:何故为室?曰:冬避寒焉,夏避暑焉。”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猪》:“圈不厌小,圈小则肥疾;处不厌秽,泥秽得避暑。”
清 李渔 《闲情偶寄·种植·荷花》:“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2. 天气炎热时到凉爽的地方去住。
引《汉书·元后传》:“初, 成都侯 商 尝病,欲避暑,从上借 明光宫。”
唐 杜甫 《奉寄李十五秘书文嶷》诗之一:“避暑 云安县,秋风早下来。”
茅盾 《昙》:“你是小胖子,所以怕热,仍旧要到 普陀 去避暑的罢?”
3. 避免中暑。
引周瘦鹃 《拈花集·蔷薇开殿春风》:“中国 国药店有野蔷薇露,饮之清火避暑。”
国语辞典
避暑[ bi shu ]
1. 夏季迁居到清凉的地方,以避开暑气。
引《汉书·卷九八·元后传》:「成都侯商尝病,欲避暑,从上借明光宫。」
《西游记·第一回》:「一朝天气炎热,与群猴避暑,都在松阴之下顽耍。」
英语to be away for the summer holidays, to spend a holiday at a summer resort, to prevent sunstroke
德语der Sommerhitze entfliehen und in der Kuhle Urlaub machen (V), in die Sommerfrische fahren (V), sich vor einem Sonnenstich in acht nehmen (V), sich zur Erholung in einer Sommerfrische aufhalten (V)
法语partir pour les vacances d'ete
分字解释
造句
1.1860年10月,咸丰皇帝在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西暖阁批准了《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大量领土和主权。
2.热浪滔天心烦躁,清凉短信来报到。请来一抹富贵云,绿荫清凉到黄昏。招来幸福及时雨,清洁世界满乾坤。送来友谊清凉风,轻松避暑不言中。夏日炎热,愿你心情美好,清凉一夏!
3.一种观点是从智利的普耶韦蓝带caulle日落在避暑山庄圣马丁德洛斯安第斯山脉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亚2011年6月12日,附近的火山链的火山灰云。
4.大批游客涌入,使这个避暑胜地热闹起来.
5.神话传说西天王母曾在此沐浴,如今却是人们避暑游览胜地。
6.热浪滔天心烦躁,清凉短信来报到。请来一抹富贵云,绿荫清凉到黄昏。招来幸福及时雨,清洁世界满乾坤。送来友谊清凉风,轻松避暑不言中。夏日炎热,愿你心情美好,清凉一夏!
7.您是一面墙,为我遮挡风霜;您是一扇窗,为我带来曙光;您是一棵树,为我挡风避暑;您是一朵花,育我健康长大;母亲节到,祝母亲万事顺利,永远安康。
8.植物以针叶林为主,赤松、黑松、刺槐、麻栎、枰柳为优势树种,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具备避暑消夏优势。
9.在妈妈家乡,可以避暑的地方五花八门,嘻嘻,这个炎热的夏天,我可不用愁了!
10.天无尽头三面环海,一面接陆,群峰苍翠连绵,大海浩瀚碧蓝,峭壁巍然,巨浪飞雪,气势壮观,是理想的旅游避暑胜地.
相关词语
- tao bi逃避
- bi kai避开
- wei gan bi shi煨干避湿
- bu ke bi mian不可避免
- hui bi回避
- shu qi暑期
- bi zheng dian避正殿
- bi zheng qin避正寝
- bi zheng tang避正堂
- bi ji避寂
- li bi力避
- shou shu受暑
- shu xue暑雪
- jiao shu骄暑
- bi ji避稽
- bi xiu避羞
- bi shui避税
- hui bi撝避
- tui bi退避
- bi rang避让
- bi hui避讳
- shu lai han wang暑来寒往
- wu shu午暑
- bi sha避煞
- bi lei xian避雷线
- yan shu炎暑
- bi huan避患
- shu shi暑湿
- bi ji cang shi避迹藏时
- bi feng gang避风港
- bi guai避乖
- bi luan避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