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wu

博物

拼音bo wu
注音ㄅㄛˊ ㄨˋ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博物[ bo wu ]

1. 旧时对动物、植物、矿物、生理等学科的总称。

natural science;

2. 知道许多事物。

博物洽闻。

knowledgeable;

引证解释

1. 通晓众物。

汉 桓宽 《盐铁论·杂论》:“桑大夫 据当世,合时变,推道术,尚权利,辟略小辩,虽非正法,然巨儒宿学,恶然大能自解,可谓博物通士矣。”
宋 欧阳修 《笔说·博物说》:“草木虫鱼,《诗》家自为一学,博物尤难。”
清 徐发 《<蚓庵琐语>序》:“姬公 多艺, 子产 博物,自古而然。”

2. 指通晓各种事物的人。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於是客游后进,详论艺能,其退走者固十七八矣。二三博物,众中次詰,莫不挫其鋭,頽其名。”

3. 指万物。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腊婆国》:“昔此邑中,有 婆罗门,生知博物,学冠时彦,内外典籍,究极幽微。”
宋 苏轼 《以石易画晋卿难之复次韵》:“欲观博物妙、故以求马卜。”

4. 旧时对动物、植物、矿物、生理等学科的统称。

国语辞典

博物[ bo wu ]

1. 博通万物,知识广博。

《左传·昭公元年》:「晋侯闻子产之言曰:『博物君子也。』」

2. 动物、植物、矿物等学科的总称。

英语natural science

德语Naturkunde (S)

法语sciences naturelles

分字解释

※ "博物"的意思解释、博物是什么意思由语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子产,少年时代就勤奋好学,博学多闻,被人称为“博物君子”,青年时期就显露出政治上的远见。

2.不必说举世闻名的兵马俑,古色古香古城墙,晨钟暮鼓的钟鼓楼,也不必说幽静美丽的兴庆宫,庄严肃穆的历史博物馆,烽火戏诸侯的烽火台,单是小小的碑林,就让我感慨万分。

3.发展企业的历程,我们百感交集,其中的甜酸苦辣,也许今后将成为中国物业管理博物馆的展示内容。

4.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在深入调查一批埃及文物的历史后,断定它来自少年法老王图坦卡门的陵墓,被非法盗卖给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决定将它们归还给埃及政府。

5.苦难,作为过去重重叠叠岁月的一种馈赠,似乎已成了一个老得该进博物馆的历史名词。我们常常拒绝苦难。

6.它是饱含南武夷乡土气息的山歌,从遥远传唱至今;它是一颗古朴的明珠,从遥远璀璨到今天;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博物馆,抖落的是尘埃,留下的是珍贵。它就是奇迹般地保留着300余栋明清古民居的和平古镇。

7.我举目远眺发现博物馆门前的广场上灯火通明金碧辉煌。

8.“精神生活”,他暗自想道,我们为之献身的是否就是这个?我以及在大英博物馆深处的这些孤独的流浪者,有一天我们会得到报答吗?我们的孤独感会消失吗,还是说精神生活就是它本身的报答?j·m·库切

9.这次的埃及古物展开幕以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让博物馆几乎户限为穿。

10."雅园"自1982年作为博物馆向公众开放以来,四方游客纷至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