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sheng

大声

拼音da sheng
注音ㄉㄚˋ ㄕㄥ

繁体大聲
词性形容词

词语解释

大声[ da sheng ]

1. 高雅的音乐。

2. 声音大,高声。

3. 大名声。

引证解释

1. 高雅的音乐。

《庄子·天地》:“大声不入於里耳,《折杨》、《皇荂》,则嗑然而笑。”
成玄英 疏:“大声,谓《咸池》、《大韶》之乐也。”

2. 声音大,高声。

《汉书·王莽传中》:“莽 为人侈口蹷顄,露眼赤精,大声而嘶。”
唐 谢观 《初雷启蛰赋》:“动 丰隆 之大声,发昆虫之暗室。”
《儒林外史》第二七回:“一会又要扒到牀顶上去,大声哭着,唱起曲子来。”
瞿秋白 《乱弹·新英雄》:“戏台上的武生会翻跟斗,也可以使看戏的人大声喝采。”

3. 大名声。

清 周亮工 《午睡与冠五》诗:“理生如此亦早富,久谴於世负大声。”

国语辞典

大声[ da sheng ]

1. 声音宏大、响亮。

如:「大声喧哗」、「大声嚷嚷」、「大声喝采」。

高声

分字解释

※ "大声"的意思解释、大声是什么意思由语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安德烈公爵从库图佐夫的轻便马车旁边,从疲惫不堪的随员骑的马匹旁边,从那些大声交谈的哥萨克兵旁边经过后,便走进外屋。

2.会上家长们大声疾呼,要求政府增拨教育经费.

3.有人受伤了,大家大声的呼唤着医生。

4.越京强者客栈内,众多食客酒酣耳热,正是大家大声高谈阔论,人声鼎沸的时候。

5.完美型人即使是笑也不会很大声,他们举止彬彬有礼,待人接物也非常得体。

6.即使国际保育组织不断地大声疾唿,仍无法完全遏止渔民对鲸鱼的非法滥捕。

7.到处大声嚷嚷,你们这不是不打自招吗?

8.美人儿的吴侬软语,较诸大声疾呼的义务之声,更可以传诸远方.

9.他大声的呼唤着他的女儿。

10.不平则鸣,生性单纯的风敛衣大声抱怨了起来,“他本来应该是我班上的学员啊,卓烈家这不明摆着欺负人吗,我一定要不会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