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
词语解释
萌芽[ meng ya ]
1. 草木刚长出嫩芽。
英sprout; germinate;
萌芽[ meng ya ]
1. 比喻新生的事物。
英rudiment; shoot; germ;
引证解释
1. 亦作“萌牙”。
2. 草木初生的芽。
引《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是月也,安萌牙,养幼少,存诸孤。”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中:“〔波斯枣〕如小块紫矿, 恂 亦收而种之,久无萌芽,疑是蒸熟也。”
清 韩泰华 《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上:“漫消磨、一寸光阴,一寸萌芽。”
3. 开始发芽。
引《汉书·东方朔传》:“甘露既降,朱草萌牙。”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持国新植西轩》:“浇灌同一时,萌芽或先后。”
清 高述明 《塞外》诗:“炎风初解冻,夏草渐萌芽。”
4. 开始产生。
引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刻鏤声律,萌芽比兴。”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三:“西都 外戚之盛,萌芽于 元帝 之时。”
鲁迅 《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文字在人民间萌芽,后来却一定为特权者所收揽。”
5. 比喻始发或初生的事物。
引《汉书·李寻传》:“宜察萧墙之内,毋忽亲疏之微。诛放佞人,防絶萌牙。”
唐 韩愈 《和侯协律咏笋》:“萌芽防寖大,覆载莫偏恩。”
明 方孝孺 《艾庵记》:“絶旧愆之萌芽,培天德而日滋。”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篇:“故神话不特为宗教之萌芽,美术所由起,且实为文章之渊源。”
国语辞典
萌芽[ meng ya ]
1. 草木初生。
引《乐府诗集·卷三八·相和歌辞十三·古辞·孤儿行》:「春气动,草萌芽。」
2. 比喻事物的开始。
引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必仁且知》:「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
《文明小史·第一七回》:「但是目下还在萌芽时代,有学问的书翻了出来,恐怕人家不懂,反碍销路。」
英语to sprout (lit. or fig.), to bud, to germinate, germ, seed, bud
德语Keim (S), Keim..., Anfangs... (S), Schossling (S)
法语boutonner
分字解释
造句
1.这条短信酝酿于春天之初,萌芽于晨曦之露,成长于炎热之夏,成熟于初秋之夜,摘取于九月之末,发送于国庆之时,祝福于假期之间,快乐于无形之中。
2., 我付出辛勤的汗水播种真诚,显得那么憨厚和愚昧,当看到真诚的种子萌芽,绽放光彩时,心灵得到一份久违的慰藉,觉得播种真诚永远都是最神圣的......
3.春天播下的种子,需要精心呵护,才能萌芽成长。
4.爱情刚刚萌芽的时候,一些都是单纯和美好的,到了后来,才有了背叛和谎言。张小娴
5.然而爱情来得太快就容易伴随麻烦,这段萌芽爱情遭遇了半路杀出的小妹妹蒋羽熙的强势阻挠,百般花样要和卜冠之哥哥在一起。
6.春水在山涧里流淌,日子浅吟低唱;春雨在柳梢头奔忙,生命萌芽成长;春意在天地间绽放,景色美丽安详。春满人间,把烦恼的阴霾驱赶,让快乐的微笑展现,愿你拥一颗闲适的心,拥抱每一天,朋友早上好!
7.春天是宣纸上涂抹的几笔写意。袅袅鹅黄着地轻垂,一泓鸭绿粼粼而起。湿润的土壤上铺满了嫩绿的萌芽,茫茫碧草上点缀着星星繁花。蔚蓝的天空上也会挂几丝云,阳光柔柔的像是为画面撒上淡淡的金黄。
8.“这种方法其实就是制定策略,克服文过饰非的倾向”,终极目标就是将这些裹了糖衣的消息扼杀在萌芽状态,避免他们流传开来。
9.在任何科学上的雏形,都有它双重的形象:胚胎时的丑恶,萌芽时的美丽。
10.要有茂林嘉卉,却非先有这萌芽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