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udao

修道

拼音xiu dao
注音ㄒ一ㄡ ㄉㄠˋ
词性动词

词语解释

修道[ xiu dao ]

1. 犹行道,谓实践某种原则或思想。

2. 特指道家修炼以求成仙。

3. 指学习、实行宗教教义。

4. 遵循某种原则、规律。

引证解释

1. 犹行道,谓实践某种原则或思想。

《孙子·形》:“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南史·袁粲传》:“混其声迹,晦其心用......修道遂志,终无得而称焉。”

2. 特指道家修炼以求成仙。

汉 王充 《论衡·道虚》:“夫修道求仙,与忧职勤事不同。”

3. 指学习、实行宗教教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一人修道,济度几许苍生?免脱几身罪累?幸熟思之!”
《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皇甫 真人已知斩妖剑不灵,自去入山修道去了。”

4. 遵循某种原则、规律。

《管子·正世》:“今使人君行逆不修道,诛杀不以理,重赋敛,竭民财......财竭则不能无侵夺。”

国语辞典

修道[ xiu dao ]

1. 修习道德学问。

《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 宗教徒虔诚的学习教义,并将教义贯彻于自己的行动中。

英语to practice Daoism

法语pratiquer le taoisme

分字解释

※ "修道"的意思解释、修道是什么意思由语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此时的黎家为了供养这个儿子修道可说是罄其所有,连田地都典押给族人。

2.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3.大道之广博恍惚,古之圣贤也只得以微言大义勉力记之叙之,我辈修道之人穷毕生之力日日勤修,磨练心性,感悟天地,也只求凭借自身体会领悟其中玄奥至理。

4.学院憎恨天才,正像修道院憎恨圣徒。

5.继而,赫拉迪克在这洞穴之上建造了一所宏大的修道院,以便继续把守这枚灵魂石。

6.陈道远修道年久,性情冲淡,轻利泊名,向来对衣着毫不在意,听他皮里阳秋,揶揄自己穿着,简直哭笑不得。

7.帝,一个震古烁今的神秘字眼,代表着那个远去的黄金盛世修道一途的巅峰,多少盖世天骄,惊才艳艳,如飞蛾扑火追逐一生,纵死无悔。

8.一百十七、在海拔高达2469米的圣伯纳关隘,在11世纪前,修道士发现了一个可以用来当作旅行者和朝拜者的庇护所的济贫院。

9.悦来客栈三楼,天字一号房,时不时传来开怀大笑,道长乘着酒兴,说起一些修道界的逸闻轶事,大汉同样不甘寂寞,两人一唱一和,阿满听得更是拍手叫绝。

10.这样的家庭不是坟墓,而是比坟墓更糟的东西:一座修道院。在这个冷冰冰的环境中,他用没有爱情的眼光打量着他们的妻子:他怀着剧痛注意到她的思想的狭隘,表现在她头发紧贴着低矫而微凹的额角;他发现她的端正的脸上有一种刻板和固执的表情,使他过了不久就憎恨起以前他被迷惑住的伪装的温柔。巴尔扎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