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勇
词语解释
义勇[ yi yong ]
1. 为正义事业而勇敢斗争的精神。
例义勇军。
英fighting for justice;
引证解释
1. 见义勇为的精神。
引《汉书·陈汤传》:“策虑愊亿,义勇奋发。”
宋 王谠 《唐语林·夙慧》:“前 朝邑 尉 刘幽求 忠贞贯日,义勇横秋。”
2. 指义勇的人。
引《后汉书·张酺传》:“酺 虽儒者,而性刚断,下车擢用义勇,搏击豪彊。”
唐 元稹 《招讨镇州制》:“尚念一军之中,岂无义勇?”
3. 南北朝 时州郡乡里自募的兵。
引《周书·贺拔胜传》:“率州里豪杰 舆珍、念贤、乙弗库根、尉迟真檀 等,招集义勇,袭杀 可孤。”
宋 代称乡兵为义勇。 《宋史·兵志五》:“时有欲以义勇代正兵者, 曾公亮 以为置义勇、弓手,渐可以省正兵。”
4. 指为抗暴而自愿组织的武装力量。
例如:义勇呼声震天,敌兵闻风丧胆。
国语辞典
义勇[ yi yong ]
1. 见义勇为。
引《汉书·卷七〇·陈汤传》:「策虑愊亿,义勇奋发,卒兴师奔逝,横厉乌孙。」
2. 宋代兵制,选民为兵称为「义勇」。
引《宋史·卷一九〇·兵志四》:「庆历二年,籍河北强壮,得二十九万五千,拣十之七为义勇,且籍民丁以补其不足。」
分字解释
造句
1.当我遇到困难时,总是有人见义勇为,当你见义勇为时,一阵阵赞扬声总是萦绕在我的耳旁。
2.一出世便袭职其父的都指挥使之职,相貌雅致,又年轻有材,而且还有冒死救父的义勇壮举,因此颇受名公巨卿以及文人雅士的靑睬,在北京就素有“白皙通侯最少年”。
3.学校召开大会,表彰他见义勇为的先进事迹。
4.李纪堂虽出身富家,全无纨绔子弟习气,其为人豪侠仗义,善骑射操舟,曾应招港英政府义勇军,受任为队长。
5.院长嘱托护士要好好照应受伤的见义勇为者。
6.一次专心学习胜过百次囫囵吞枣;一次深思熟虑胜过百次轻率行动;一次真诚相助胜过百次怜悯同情;一次见义勇为胜过百次豪言壮语!
7.他不但见义勇为,而且还扶危济困。
8.伴随着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庄严的五星红旗徐徐升起。
9.他把坠海的孩子救起来,市政府对这种见义勇为的行为,立即加以褒奖。
10.一位青年见义勇为,受到政府的表扬。
相关词语
- yi zhan义战
- zhang yi zhi yan仗义执言
- jia yi shi嘉义市
- tong yi ci同义词
- yi jing义经
- ming yi gong zi名义工资
- tong yi yu同义语
- zhi yi旨义
- da yi mie qin大义灭亲
- xia yi狭义
- yi yong义勇
- yi yong义勇
- jing yi ru shen精义入神
- yi fu义父
- zhen yi真义
- yi xing义刑
- yi yin义淫
- jian yi gan wei见义敢为
- yi du义度
- yi juan义捐
- yi chi义齿
- ji ti zhu yi集体主义
- guan liao zhu yi官僚主义
- yi ju义据
- san guo yan yi三国演义
- ci jian yi gai辞简义赅
- qi yi歧义
- yin yi音义
- yi she义社
- yi yi疑义
- yi gong义工
- yi nu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