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
词语解释
自我[ zi wo ]
1. 自己。
例自我吹嘘。
英self; oneself;
2. 与现实有关的个性的意识部分。
英ego;
引证解释
1. 指自己。
引清 谭嗣同 《怪石歌》:“自我钦之若危岫,浊酒以酹歌以侑。”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三:“有人既发展自我的个性,又能排除一切妨碍他的主观的困难而进取,屈伸自如,从容自在。”
2. 谓自己对自己。
引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这种教育工作是人民内部的自我教育工作,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就是自我教育的基本方法。”
3. 自己肯定自己。
引《文选·陆机<豪士赋>序》:“夫我之自我,智士犹婴其累,物之相物,昆虫皆有此情。”
吕延济 注:“自我谓自説己是,相物谓物皆相轻。”
4. 相偶;相依。自,犹相。
引宋 苏轼 《戏书乐天身心问答后》诗:“渊明 形神自我, 乐天 身心相物。”
国语辞典
自我[ zi wo ]
1. 个人自己。
例如:「自我检讨」、「自我约束」。
2. 以自己为中心的观念。
例如:「做任何事,都要想到别人,不要一切以自我为标准。」
3. 哲学上指永远不变的精神之我。
4. 弗洛依德人格理论认为:人格系由本我、自我、超我所构成,自我介于中间,调节本我与现实世界的冲突,使人格得以健全发展。
英语self-, ego (psychology)
德语Selbst (S, Philos)
法语par soi-meme, self-, auto-, son soi-meme, son ego
分字解释
造句
1.只有人把他们伟大意识的机会转变成自我意识。人有意识,如果意识成长,他可以带给你可能的最大喜乐,但是如果某些事情弄错了,意识变质了,而变成自我意识,那么它就创造出地狱。
2.很明显,尽管自知之明是一种健康的品质,但过分的自我意识却是有害无益.
3.反观法文化研究,既不自我设限于白纸黑字的法条,又能主动接纳眼光向下的司法实践。
4.摘要贯穿屈原人格的是自我中心,主要表现在自我意识突出,有强烈的自我关注倾向;创作上追求标新立异的奇幻诗风;幻想倾向表现出过度补偿和完美主义的心理;对抒情主人公形象的描绘带有文饰自我的特点。
5.真正的助人者,是通过帮助别人,来提升自我人格境界的真英雄。他们不思回报,人格的完善就是最高的境界。
6.在对昨晚畅饮无度场景的记忆中,出现了一种惆怅,一种无以名之的紧张,一种模糊不定的情绪,仿佛曾经驱使他们饮酒的一切其实不过是强化了他们对自我根深蒂固的陌生感,激发了更强的烦闷,更加挥之不去、无法摆脱的矛盾心理。
7.我们会为丢一个钱包而哭,却从未对我们没能完成的计划而哭,我们更不会为我们没有对某事尽全力而哭,我们几乎从来没有错过,因我们只擅长从别人身上发现那一个不好的自我却不愿辨认,而我们的幸福多半是机会使然,我们只有在酒醉之后最不清醒的时候才是最真诚与友善的。石康
8.人性本善。他们需要找寻自己的宝藏,以便联结及确认他们的自我价值。
9.嫉妒乃无知,模仿即自杀;无论身居祸福,均自我主宰;蕴藏于人身上的潜力是无穷的,它能胜任什么事情,别人无法知晓,若不动手尝试,他对自己的这种能力就一直蒙昧不察。
10.解决问题的通用办法就是不断提高自我。
相关词语
- gu wo故我
- wo suo我所
- zi ji自及
- zi bao zi qi自暴自弃
- zi zhu自主
- zi zhuan自传
- zi xing自性
- zhan zhan zi xi沾沾自喜
- zi dong ci自动词
- zi zuo zi shou自作自受
- zi ming qing gao自命清高
- wo men我们
- zi ming自命
- nan nan zi yu喃喃自语
- zi da自打
- zi ran er ran自然而然
- zi qi qi ren自欺欺人
- zi li自理
- zi jia自家
- zi wu wu ren自误误人
- zi shi qi yan自食其言
- zi you zi zai自由自在
- zi ming bu fan自命不凡
- bu you zi zhu不由自主
- zheng zi正自
- lai zi来自
- zi xue自学
- zi cuo tong yi自厝同异
- zi ran ke xue自然科学
- qi ren zi qi欺人自欺
- zi shi qi li自食其力
- zi li geng sheng自力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