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良
词语解释
贤良[ xián liáng ]
⒈ 有德行的人;才德兼备的人。
英able and virtuous man; be able and virtuous;
引证解释
⒈ 有德行才能。
引《汉书·孔光传》:“退去贪残之徒,进用贤良之吏。”
《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再説咧,你姐儿俩还这么贤良呢!”
草明 《乘风破浪》二十:“只因这位雍容大度的贤良的妻子的一句话,使 宋紫峰 进退两难。”
⒉ 有德行才能的人。
引《周礼·地官·师氏》:“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
贾公彦 疏:“二曰友行以尊贤良者,此行施於外人,故尊事贤人良人,有德之士也。”
《后汉书·伏隆传》:“任用贼臣,杀戮贤良。”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黄金台》:“百里贤良聚,千秋霸业开。”
⒊ 古代选拔统治人才的科目之一。由郡国推举文学之士充选。亦为“贤良文学”、“贤良方正”的简称。
引汉武帝 《贤良诏》:“贤良明於古今王事之体,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著之于篇,朕亲览焉。”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学校贡举·贤良》:“汉 唐 逮 宋,取士之制,有贤良方正、茂才异等六科,谓之制举,亦曰大科,通谓之贤良。其制盖自 汉文帝 始。”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祖宗非佌佌,也非是庶民白屋,不袭门荫,应中贤良科举。”
国语辞典
贤良[ xián liáng ]
⒈ 有才华、有德行。
引《红楼梦·第六九回》:「贾琏来家时,见了凤姐贤良,也便不留心 。」
近贤能
反奸佞
⒉ 有德行的人。
引《荀子·王制》:「选贤良,举笃敬。」
最近近义词查询:
吻合的近义词(wěn hé)
维护的近义词(wéi hù)
正式的近义词(zhèng shì)
脸红的近义词(liǎn hóng)
精心的近义词(jīng xīn)
轰动的近义词(hōng dòng)
领导的近义词(lǐng dǎo)
分手的近义词(fēn shǒu)
意见的近义词(yì jiàn)
活跃的近义词(huó yuè)
处处的近义词(chù chù)
解除的近义词(jiě chú)
悄悄的近义词(qiāo qiāo)
明确的近义词(míng què)
本身的近义词(běn shēn)
实在的近义词(shí zài)
老虎的近义词(lǎo hǔ)
任职的近义词(rèn zhí)
壮年的近义词(zhuàng nián)
年景的近义词(nián jǐng)
声誉的近义词(shēng yù)
部署的近义词(bù shǔ)
记住的近义词(jì zhù)
不遗余力的近义词(bù yí yú lì)
老是的近义词(lǎo shì)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