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日
词语解释
忌日[ jì rì ]
⒈ 旧指父母及其他亲属逝世的日子。
英the anniversary of the death of an ancestor or someone held in esteem;
引证解释
⒈ 旧指父母及其他亲属逝世的日子。因禁忌饮酒、作乐等事,故称。
引《礼记·祭义》:“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之谓也。”
郑玄 注:“忌日,亲亡之日。”
《后汉书·申屠蟠传》:“九岁丧父,哀毁过礼……每忌日,輒三日不食。”
《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后二日我亡兄忌日,我便到院中来做斋。”
鲁迅 《准风月谈·礼》:“事亲当然要尽孝,但殁后的办法,则已归入祭礼中,各有仪,就是现在的拜忌日,做阴寿之类。”
⒉ 后凡祖先生日、死日及皇帝、皇后死亡之日统称忌日。今亦用于一般人。
引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七引 汉 《三老碑》:“三老 讳 通,字 少父,庚午忌日;祖母失讳,字 宗君,癸未忌日。”
《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烈祖明皇帝 以正月弃背天下,臣子永惟忌日之哀。”
清 顾炎武 《闺五月十日恭谒孝陵》诗:“忌日仍逢闰,星躔仍一周。”
⒊ 迷信称不吉利的日子。
引《汉书·王莽传中》:“冠以戊子为元日,昏以戊寅之旬为忌日。”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穀》:“凡九穀有忌日,种之不避其忌,则多伤败。”
国语辞典
忌日[ jì rì ]
⒈ 人去世的日子。
引《礼记·祭义》:「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之谓也。」
《初刻拍案惊奇·卷七》:「我想今日是父亲忌日,必得符箓超拔,故此到观中,见你舅舅。」
近忌辰
⒉ 不吉利的日子。
引《齐民要术·卷一·种谷》:「凡九谷有忌日,种之不避其忌,则多伤败。」
英语anniversary of a death, inauspicious day
最近近义词查询:
感动的近义词(gǎn dòng)
竟然的近义词(jìng rán)
投机的近义词(tóu jī)
枝节的近义词(zhī jié)
姿势的近义词(zī shì)
红尘的近义词(hóng chén)
家产的近义词(jiā chǎn)
遗憾的近义词(yí hàn)
忠肝义胆的近义词(zhōng gān yì dǎn)
蕴藉的近义词(yùn jiè)
平稳的近义词(píng wěn)
念念不忘的近义词(niàn niàn bù wàng)
演化的近义词(yǎn huà)
燃烧的近义词(rán shāo)
加入的近义词(jiā rù)
另外的近义词(lìng wài)
不但的近义词(bù dàn)
极目的近义词(jí mù)
药品的近义词(yào pǐn)
组成的近义词(zǔ chéng)
飞行的近义词(fēi xíng)
东洋的近义词(dōng yáng)
含义的近义词(hán yì)
频频的近义词(pín pín)
维修的近义词(wéi xiū)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