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臬
词语解释
圭臬[ guī niè ]
⒈ 指圭表,比喻标准,准则和法度;可以据此作出决定或判断的根据。
例圭臬星经奥,虫篆丹春广。——杜甫《八哀诗》
适应之说,迄今日学人犹奉为圭臬。——鲁迅《人之历史》
英criterion; standard;
引证解释
⒈ 土圭和水臬。古代测日影、正四时和测度土地的仪器。
引唐 杜甫 《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圭臬星经奥,虫篆丹青广。”
明 黄佐 《乾清宫赋》:“揆日晷,验星文,陈圭臬,絜广轮。”
⒉ 比喻典范;准则。
引清 钱泳 《履园丛话·耆旧·西庄光禄》:“世之言学者,以先生为圭臬云。”
鲁迅 《坟·人之历史》:“适应之説,迄今日学人犹奉为圭臬。”
朱春雨 《关于军事题材创作的一封信》:“有好的文学理论工作,势必导致创作上的强烈的追求气氛,圭臬不凡,效尤不俗。”
国语辞典
圭臬[ guī niè ]
⒈ 古代测定日影时间的器具。
近圭表 标准 模范 法式
⒉ 比喻法度、典则。
例如:「四维八德是我国传统的道德圭臬。」
最近近义词查询:
为所欲为的近义词(wéi suǒ yù wéi)
理会的近义词(lǐ huì)
脱离的近义词(tuō lí)
继续的近义词(jì xù)
低头的近义词(dī tóu)
及第的近义词(jí dì)
谁人的近义词(shuí rén)
增补的近义词(zēng bǔ)
孩子的近义词(hái zǐ)
分手的近义词(fēn shǒu)
宴会的近义词(yàn huì)
投机取巧的近义词(tóu jī qǔ qiǎo)
聊天的近义词(liáo tiān)
务必的近义词(wù bì)
白茫茫的近义词(bái máng máng)
恶人的近义词(è rén)
调动的近义词(diào dòng)
暗杀的近义词(àn shā)
草稿的近义词(cǎo gǎo)
别人的近义词(bié rén)
仍是的近义词(réng shì)
同乡的近义词(tóng xiāng)
票据的近义词(piào jù)
任命的近义词(rèn mìng)
伤心的近义词(shāng xīn)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