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李陵台
[元代]:柳贯
平沙北流水,青山在其上。李陵思乡台,驻马一西向。
草根含馀凄,峰尖入寒望。俚言虽莫稽,陈迹尚可访。
想其深入初,步卒亦材壮。手张天子威,气夺名王帐。
覆车陷囚虏,此志乃大妄。一为情爱牵,皇恤身名丧。
缕缕中郎书,挽使同跌踼。安知臣节恭,之死不易谅。
河梁执别处,出语谩惆怅。家声故燀赫,三世汉飞将。
兵法有死生,人运迭休旺。忠回在信史,岂没功罪状。
马迁当腐刑,强欲雪其谤。土思岂能无,层云塞亭障。
千年麒麟图,吾将执玄鬯。
平沙北流水,青山在其上。李陵思鄉台,駐馬一西向。
草根含馀凄,峰尖入寒望。俚言雖莫稽,陳迹尚可訪。
想其深入初,步卒亦材壯。手張天子威,氣奪名王帳。
覆車陷囚虜,此志乃大妄。一為情愛牽,皇恤身名喪。
縷縷中郎書,挽使同跌踼。安知臣節恭,之死不易諒。
河梁執别處,出語謾惆怅。家聲故燀赫,三世漢飛将。
兵法有死生,人運叠休旺。忠回在信史,豈沒功罪狀。
馬遷當腐刑,強欲雪其謗。土思豈能無,層雲塞亭障。
千年麒麟圖,吾将執玄鬯。
唐代·柳贯的简介
柳贯(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日),字道传,婺州浦江人,元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教育家、书画家。博学多通,为文沉郁春容,工于书法,精于鉴赏古物和书画,经史、百氏、数术、方技、释道之书,无不贯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与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柳贯共有诗(153篇)
宋代:
刘克庄
我与蒙倛相类,君似季咸而非。
老子曾传口诀,道人勿泄天机。
我與蒙倛相類,君似季鹹而非。
老子曾傳口訣,道人勿洩天機。
:
欧大任
高梁鞭弭未能胜,台上行春不共登。白雪风流知郢下,青云车骑忆平陵。
声闻岂但西皋鹤,搏起还看北海鹏。君自长安难久客,封书回雁且先凭。
高梁鞭弭未能勝,台上行春不共登。白雪風流知郢下,青雲車騎憶平陵。
聲聞豈但西臯鶴,搏起還看北海鵬。君自長安難久客,封書回雁且先憑。
唐代:
皮日休
先生一向事虚皇,天市坛西与世忘。环堵养龟看气诀,
刀圭饵犬试仙方。静探石脑衣裾润,闲炼松脂院落香。
闻道征贤须有诏,不知何日到良常。
先生一向事虛皇,天市壇西與世忘。環堵養龜看氣訣,
刀圭餌犬試仙方。靜探石腦衣裾潤,閑煉松脂院落香。
聞道征賢須有诏,不知何日到良常。
:
金鉴才
淇园谁植露中枝,影落沧波有所思。江上纶竿高士钓,庭前竹马小儿骑。
到阶暮色重重积,穿户斜光寂寂移。莫道已临天尺五,潇湘风雨不胜悲。
淇園誰植露中枝,影落滄波有所思。江上綸竿高士釣,庭前竹馬小兒騎。
到階暮色重重積,穿戶斜光寂寂移。莫道已臨天尺五,潇湘風雨不勝悲。
明代:
林大春
当代推词伯,如公思独玄。明霞归远渚,孤月出高天。
鲁壁存经旧,汉宫作赋先。苍茫辞阙下,洒落向江边。
當代推詞伯,如公思獨玄。明霞歸遠渚,孤月出高天。
魯壁存經舊,漢宮作賦先。蒼茫辭阙下,灑落向江邊。
近现代:
陈匪石
京华遍冠盖,憔悴斯人。心力好付阳春,迷离一片,渺烟水、吴根残画同论。
斜阳小楼外,漫愁萦丝柳,望冷孤云。堂前旧燕,劝归来、莫误黄昏。
京華遍冠蓋,憔悴斯人。心力好付陽春,迷離一片,渺煙水、吳根殘畫同論。
斜陽小樓外,漫愁萦絲柳,望冷孤雲。堂前舊燕,勸歸來、莫誤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