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发韶州赠宋大都督
[明代]:陈邦彦
乾坤板荡纲维裂,燕蓟阴霾鼓声歇。灵长不改旧河山,庙社幸悬新日月。
累臣万死有馀诛,遗恨千秋留哽咽。义士依墙欲控谁,书生洒泪浑如血。
长组徒惭七尺躯,击贼拟凭三寸舌。弃家北上走金陵,先度韶阳瞻节钺。
共传客揖大将军,幕府闻之皆叹绝。将军风槩古人同,疆场南北多殊烈。
誓提义旅见君王,旋向西秦歼逆孽。麾下元多浑侍中,竹林况有邵康节。
朅来我亦慕伊人,望之不见中怀结。愿因邮致访高踪,更与盱衡商俊杰。
丈夫报国各努力,何问崇高与卑孑。江上维舟五日强,三复载驰增感切。
悲歌投赠写中丹,击楫扬舲向天阙。
乾坤闆蕩綱維裂,燕薊陰霾鼓聲歇。靈長不改舊河山,廟社幸懸新日月。
累臣萬死有馀誅,遺恨千秋留哽咽。義士依牆欲控誰,書生灑淚渾如血。
長組徒慚七尺軀,擊賊拟憑三寸舌。棄家北上走金陵,先度韶陽瞻節钺。
共傳客揖大将軍,幕府聞之皆歎絕。将軍風槩古人同,疆場南北多殊烈。
誓提義旅見君王,旋向西秦殲逆孽。麾下元多渾侍中,竹林況有邵康節。
朅來我亦慕伊人,望之不見中懷結。願因郵緻訪高蹤,更與盱衡商俊傑。
丈夫報國各努力,何問崇高與卑孑。江上維舟五日強,三複載馳增感切。
悲歌投贈寫中丹,擊楫揚舲向天阙。
唐代·陈邦彦的简介
陈邦彦(1603年~1647年),字令斌,号岩野,广东顺德龙山人。南明抗清民族英雄,岭南三忠之首,陈恭尹之父。早年设馆讲学,为当时南粤硕儒名师。明亡,年屈四十的陈邦彦疾书《中兴政要策论》万言书,并参加南明广东乡试,中举人,擢升兵部职方司主事,派往赣州参与军事。1647年(永历元年)与陈子壮密约,起兵攻广州,兵败入清远,城破被捕,惨遭磔刑。陈邦彦深具民族气节外,诗文也饮誉当时,与黎遂球、邝露并称“岭南前三家”。
陈邦彦共有诗(229篇)
宋代:
刘澜
向阳看未足。更露立阑干,日高人独。江空佩鸣玉。问烟鬟霞脸,为谁膏沐。情间景淑。嫁东风、无媒自卜。凤台高,贪伴吹笙,惊下九天霜鹄。红蹙。花开不到,杜老溪壮,已公茅屋。山城水国。欢易断,梦难续。记年时马上,人酣花醉,乐奏开元旧曲。夜归来,驾锦漫天,绛纱万烛。
向陽看未足。更露立闌幹,日高人獨。江空佩鳴玉。問煙鬟霞臉,為誰膏沐。情間景淑。嫁東風、無媒自蔔。鳳台高,貪伴吹笙,驚下九天霜鹄。紅蹙。花開不到,杜老溪壯,已公茅屋。山城水國。歡易斷,夢難續。記年時馬上,人酣花醉,樂奏開元舊曲。夜歸來,駕錦漫天,绛紗萬燭。
清代:
王孙蔚
才离越岭又吴湄,寥落江湖忆故居。感愤千秋《鹦鹉赋》,雅骚一代《鹧鸪》诗。
篱栽黄菊知今是,路入桃花自古疑。乘兴莫停明月棹,辋川山色待王维。
才離越嶺又吳湄,寥落江湖憶故居。感憤千秋《鹦鹉賦》,雅騷一代《鹧鸪》詩。
籬栽黃菊知今是,路入桃花自古疑。乘興莫停明月棹,辋川山色待王維。
:
梁朝钟
虎帐铜壶夜气清,羽林十万静无声。单于冬入残三辅,汉上秋成絷九营。
勿虑卫青终失宠,无劳贾诩更谈兵。吴山楚水年馀别,残角空阶尽月明。
虎帳銅壺夜氣清,羽林十萬靜無聲。單于冬入殘三輔,漢上秋成絷九營。
勿慮衛青終失寵,無勞賈诩更談兵。吳山楚水年馀别,殘角空階盡月明。
宋代:
周必大
少年日醉郁孤台,鼎立三禅屡往来。
豪气虽存谁复识,形容变尽鬓皑皑。
少年日醉郁孤台,鼎立三禅屢往來。
豪氣雖存誰複識,形容變盡鬓皚皚。